专利名称: |
一种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及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朗伯光源散射板、机械固定转接件、滤光片和上位机;通过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模拟低能见度环境;并将所述朗伯光源散射板和所述滤光片均设置在所述机械固定转接件上;将所述机械固定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采集标准数据,将所述机械固定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采集检测数据;并比较所述标准数据和所述检测数据,获取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结果,实现正在使用的前散仪在低能见度区间的示值误差的直接检测。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发明人: |
雷勇;王毛翠;丁宪生;方海涛;贺晓雷;张世国;崇伟;边泽强;汪玮;褚进华;王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24864.7 |
公开号: |
CN109709076A |
代理机构: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分类号: |
G01N21/53(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主权项: |
1.一种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朗伯光源散射板、机械固定转接件、滤光片和上位机; 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设置在所述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的内部,所述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用于模拟低能见度环境; 所述朗伯光源散射板和所述滤光片均设置在所述机械固定转接件上; 所述机械固定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控制端通过串口线连接至所述上位机,用于采集标准数据; 所述机械固定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控制端通过串口线连接至所述上位机,用于采集检测数据; 所述上位机用于比较所述标准数据和所述检测数据,获取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固定转接件具体包括:中心设置有圆孔的圆形法兰盘和内径大小可调的夹具,所述圆形法兰盘的一端与所述滤光片螺纹连接,所述朗伯光源散射板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圆形法兰盘的另一端的圆孔内,所述圆形法兰盘的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夹具的一端固定,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加紧在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透射能见度仪,所述透射能见度仪的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的一端,所述透射能见度仪的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的另一端,所述透射能见度仪用于为所述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产生的能见度模拟环境提供标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包括: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 所述第一滤光片和所述第二滤光片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片的透过率为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片的透过率为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朗伯光源散射板为方形或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朗伯光源散射板的雾度值的范围为95%到9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 10.一种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和透射能见度仪安装在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中; 启动所述气象光学视程观测环境模拟装置使能见度值小于10m; 调整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参数,使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测量值与所述透射能见度仪的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将朗伯光源散射板和滤光片通过机械固定转接件安装在所述标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采集得到标准数据; 将朗伯光源散射板和滤光片通过机械固定转接件安装在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端,采集得到检测数据; 比较所述标准数据和所述检测数据,获取所述待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结果。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