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模板脱模剂技术领域,所述脱模剂为水包油型微乳液,所述脱模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180‑200份高分子树脂、30‑40份复合填料、50‑60份甲基硅油、15‑25份固化剂、2‑3份缓蚀剂、10‑15份滑石粉、25‑27份聚丙烯酰胺,所述复合填料由无机填料和金属颗粒复合而成,所述金属颗粒是由铝掺杂的氧化锌包覆镍形成的。制备的脱模剂在有效保证混凝土浇注体的质量条件下,提高成膜稳定性,稳定脱模,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安全可靠性,填补瑕疵;对铝合金模板有一定耐腐蚀防护作用,提高铝合金模板表面质量保护性能,延长铝合金模板的使用寿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席仕刚;唐华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352719.6 |
公开号: |
CN109719836A |
代理机构: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欧 |
分类号: |
B28B7/38(2006.01);B;B28;B28B;B28B7 |
申请人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区工业园区南区5-5、5-6地块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为水包油型微乳液,所述脱模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180-200份高分子树脂、30-40份复合填料、50-60份甲基硅油、15-25份固化剂、2-3份缓蚀剂、10-15份滑石粉、25-27份聚丙烯酰胺,所述复合填料由无机填料和金属颗粒复合而成,所述金属颗粒是由铝掺杂的氧化锌包覆镍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树脂选自聚四氟乙烯树脂或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选自蒙脱石、凹凸棒土、碳酸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颗粒中,铝:氧化锌:镍的质量比为0.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的界面张力为10-4-10-5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将高分子树脂与甲基硅油、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以转速3000-3500r/min搅拌10min后,加入固化剂、缓蚀剂、滑石粉混合均匀,滴加高纯水,加热至35-40℃,以转速为4500-4800r/min搅拌10-15min后,加入复合填料,滴加高纯水,于30-35℃进行搅拌,以转速为900-1200r/min搅拌5min后得到脱模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制备步骤中,复合填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金属颗粒制备:将乙酸锌、硝酸铝加入无水乙醇、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成混合溶液,于120℃的反应釜内反应30h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洗涤干净,于70℃下烘干,得到铝掺杂的氧化锌;将铝掺杂的氧化锌与聚乙二醇制备成分散液,加入六水合氯化镍、加入水合肼、次亚磷酸钠,置于氮气氛围中加热至100℃,保温3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洗涤干净得到金属颗粒; 造粒:将无机填料干燥后,与金属颗粒混合,加入呋喃树脂、65-75wt%的乙醇溶液,于50-60℃下以25-30kHz的频率下超声波搅拌20-30min后得到混合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5-6.5,进行喷雾造粒,造粒完成后于颗粒表面喷洒固化剂,并于30-40℃保温12-15h,再于100-120℃下保温10-12h,得到经过热处理后的颗粒; 复合填料制备:将经过热处理后的颗粒放置于预热至100-150℃的炉内煅烧15-25min后取出,于颗粒表面喷洒pH=6-6.5的固化剂,再放入190-200℃的炉内煅烧10-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于120-130℃下回火煅烧3-5min,得到复合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步骤中,制备的颗粒粒径为0.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料制备步骤中,煅烧后的颗粒表面喷洒pH=6-6.5的固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用环氧固化剂,所述呋喃树脂和环氧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5。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