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吸顶灯包装盒
专利名称: 吸顶灯包装盒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顶灯包装盒,包括外箱上主体、外箱下底座和内部缓冲结构,外箱下底座为正六边形结构外箱下底座,外箱上主体的底部安装在外箱下底座上,外箱上主体和外箱下底座扣合在一起,外箱上主体内置有内部缓冲结构,内部缓冲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吸顶灯的腔体。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为具有灯座和六个灯瓣的吸顶灯具专门设计的,具体具有如下优点:1、强度高,保护缓冲性好。2、占地小,运输堆码方便。3、展示方式独特,促销性极佳:在展示的时候,我们打破了传统吸顶灯悬挂展示的方式,最终呈现出一朵盛开的花朵的状态,能够不失掉产品本身的形状,造型吸人眼球。4、环保经济,可二次利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曲阜师范大学
发明人: 仲晨;夏征;陈姿含;李婉莹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0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417598.9
公开号: CN109720685A
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成
分类号: B65D5/10(2006.01);B;B65;B65D;B65D5
申请人地址: 273165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主权项: 1.一种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上主体(1)、外箱下底座(2)和内部缓冲结构(3),外箱下底座(2)为正六边形结构外箱下底座,外箱上主体(1)的底部安装在外箱下底座(2)上,外箱上主体(1)和外箱下底座(2)扣合在一起,外箱上主体(1)内置有内部缓冲结构(3),内部缓冲结构(3)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吸顶灯的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缓冲结构(3)为正六边形结构内部缓冲结构,包括六个缓冲独立单体,六个缓冲独立单体靠接在一起,所述缓冲独立单体为等边三角形缓冲独立单体,每个缓冲独立单体具有一个用于放置吸顶灯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上主体(1)由通过冲压线条裁剪后的一张纸质件经折叠和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上主体(1)包括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上主体第二侧板(1.2)、上主体第三侧板(1.3)、上主体第四侧板(1.4)、上主体第五侧板(1.5)、上主体第六侧板(1.6)、上主体顶板(1.7)和侧板翻边(1.13),上主体第一侧板(1.1)的左侧边连接侧板翻边(1.13),上主体第一侧板(1.1)的右侧边与主体第二侧板(1.2)的左侧边连接,上主体第二侧板(1.2)的右侧边与主体第三侧板(1.3)的左侧边连接,上主体第三侧板(1.3)的右侧边与主体第四侧板(1.4)的左侧边连接,上主体第四侧板(1.4)的右侧边与主体第五侧板(1.5)的左侧边连接,上主体第五侧板(1.5)的右侧边与主体第六侧板(1.6)的左侧边连接,上主体第一侧板(1.1)的顶边与上主体顶板(1.7)的第一侧边连接,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与侧板翻边(1.13)之间、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与上主体顶板(1.7)之间、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与上主体第二侧板(1.2)之间、上主体第二侧板(1.2)与上主体第三侧板(1.3)之间、上主体第三侧板(1.3)与上主体第四侧板(1.4)之间、上主体第四侧板(1.4)与上主体第五侧板(1.5)之间、上主体第五侧板(1.5)与上主体第六侧板(1.6)之间均具有用于折叠的压痕线,侧板翻边(1.13)与上主体第六侧板(1.6)的右侧边粘接或靠接,上主体顶板(1.7)为正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下底座(2)由通过冲压线条裁剪后的一张纸质件经折叠和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下底座(2)包括下底座第一侧板(2.1)、下底座第二侧板(2.2)、下底座第三侧板(2.3)、下底座第四侧板(2.4)、下底座第五侧板(2.5)、下底座第六侧板(2.6)和下底座底板(2.7),下底座底板(2.7)的第一侧边上连接有下底座第一侧板(2.1),下底座底板(2.7)的第二侧边上连接有下底座第二侧板(2.2),下底座底板(2.7)的第三侧边上连接有下底座第三侧板(2.3),下底座底板(2.7)的第四侧边上连接有下底座第四侧板(2.4),下底座底板(2.7)的第五侧边上连接有下底座第五侧板(2.5),下底座底板(2.7)的第六侧边上连接有下底座第六侧板(2.6),下底座第一侧板(2.1)与下底座底板(2.7)之间、下底座第二侧板(2.2)与下底座底板(2.7)之间、下底座第三侧板(2.3)与下底座底板(2.7)之间、下底座第四侧板(2.4)与下底座底板(2.7)之间、下底座第五侧板(2.5)与下底座底板(2.7)之间、下底座第六侧板(2.6)与下底座底板(2.7)之间均具有用于折叠的压痕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与侧板翻边(1.13)的连接处、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与上主体顶板(1.7)的连接处、上主体第一侧板(1.1)与上主体第二侧板(1.2)的连接处、上主体第二侧板(1.2)与上主体第三侧板(1.3)的连接处、上主体第三侧板(1.3)与上主体第四侧板(1.4)的连接处、上主体第四侧板(1.4)与上主体第五侧板(1.5)的连接处、上主体第五侧板(1.5)与上主体第六侧板(1.6)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顶板插孔(1.14),下底座第一侧板(2.1)、下底座第二侧板(2.2)、下底座第三侧板(2.3)、下底座第四侧板(2.4)、下底座第五侧板(2.5)、下底座第六侧板(2.6)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顶板插孔(1.14)实现可拆分连接的下底座插舌(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缓冲独立单体结构相同,均由通过冲压线条裁剪后的一张纸质件经折叠和拼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独立单体结构包括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缓冲结构侧板插舌(3.4)、缓冲结构侧板插孔(3.5)、上包裹板(3.6)、下包裹板(3.7)、上凹槽(3.8)、下凹槽(3.9)、倒三角形通孔(3.11)、三角形通孔(3.11)、上包裹板插舌(3.12)、上包裹板插孔(3.13)、下包裹板插舌(3.14)和下包裹板插孔(3.15),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的右侧边与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的左侧边连接,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的右侧边与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的左侧边连接,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与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之间、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与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之间之间均具有用于折叠的压痕线,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的右侧边上设置有缓冲结构侧板插孔(3.5),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的左侧边上设置有用于与缓冲结构侧板插孔(3.5)实现可拆分连接的缓冲结构侧板插舌(3.4),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中上部开设有倒三角形通孔(3.10),上包裹板(3.6)为正三角形上包裹板,上包裹板(3.6)的底边与倒三角形通孔(3.10)的底边连接,上包裹板(3.6)与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之间具有压痕线,上包裹板(3.6)中心具有上凹槽(3.8),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上包裹板插孔(3.13),上包裹板(3.6)的俩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上包裹板插孔(3.13)实现可拆分连接的上包裹板插舌(3.12),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的中上部开设有三角形通孔(3.11),下包裹板(3.7)为正三角形下包裹板,下包裹板(3.7)的底边与三角形通孔(3.11)的底边连接,下包裹板(3.7)与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之间具有压痕线,下包裹板(3.7)中心具有下凹槽(3.9),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下包裹板插孔(3.15),下包裹板(3.7)的俩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下包裹板插孔(3.15)实现可拆分连接的下包裹板插舌(3.14),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上包裹板(3.6)、下包裹板(3.7)共同围合成用于放置吸顶灯的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顶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第一侧板(3.1)包括侧板上段A(3.1.1)、侧板弯折段(3.1.2)和侧板底段A(3.1.3),侧板上段A(3.1.1)的底部连接侧板弯折段(3.1.2)、侧板弯折段(3.1.2)的底部连接侧板底段A(3.1.3),侧板上段A(3.1.1)与侧板弯折段(3.1.2)之间、侧板弯折段(3.1.2)与侧板底段A(3.1.3)之间具有压痕线;缓冲结构第二侧板(3.2)包括侧板上段B(3.2.1)、断开线A(3.2.2)、侧板底段B(3.2.3)和矩形孔A(3.2.4),侧板上段B(3.2.1)的左侧与侧板上段A(3.1.1)连接,侧板底段B(3.2.3)的左侧与侧板底段A(3.1.3)连接,侧板上段B(3.2.1)与侧板底段B(3.2.3)之间具有断开线A(3.2.2),侧板底段B(3.2.3)的高度大于侧板底段A(3.1.3)的高度,侧板底段B(3.2.3)的高度小于侧板弯折段(3.1.2)和侧板底段A(3.1.3)的高度之和,侧板底段B(3.2.3)上开设有矩形孔A(3.2.4);缓冲结构第三侧板(3.3)包括侧板上段C(3.3.1)、断开线B(3.3.2)、侧板底段C(3.3.3)和矩形孔B(3.3.4),侧板上段C(3.3.1)的左侧与侧板上段B(3.2.1)连接,侧板底段C(3.3.3)的左侧与侧板底段B(3.2.3)连接,侧板上段C(3.3.1)与侧板底段C(3.3.3)之间具有断开线B(3.3.2),侧板底段C(3.3.3)、侧板底段B(3.2.3)等高,侧板底段C(3.3.3)上开设有矩形孔B(3.3.4),矩形孔A(3.2.4)与矩形孔B(3.3.4)连通。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