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钢梁下部支撑结构施工;二、龙门吊安装;三、变高度桁式钢梁架设施工:301、边跨外侧梁段架设施工;302、架桥机拼装;303、左侧悬臂拼装梁与右侧悬臂拼装梁架设施工。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将边跨梁分为边跨外侧梁段和边跨内侧梁段,采用龙门吊对边跨外侧梁段进行架设,架设完成的边跨外侧梁段为架桥机的拼装提供平台,并且边跨外侧梁段作为边跨内侧梁段的配重梁段,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相邻两个桥墩之间设置多个临时支撑墩,在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能确保变高度桁式钢梁的预拱度和线形,实现低风险、高效率施工。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陕西;61 |
申请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金鹏;冯四超;毕张龙;郝洪波;沈捷;黄瑞忠;覃胜;林俊安;孙卿;张忠文;静国锋;邹松柏;赵科;鲁鹏博;张磊;王传洋;刘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41878.X |
公开号: |
CN109722995A |
代理机构: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由左右两个边跨梁(2-1)和一个连接于两个所述边跨梁(2-1)之间的中跨梁拼装而成,两个所述边跨梁(2-1)呈对称布设且二者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中跨梁由多个沿纵桥向从左至右布设的中跨梁段(2-2)拼装而成,每个所述边跨梁(2-1)和每个所述中跨梁段(2-2)的纵向长度均大于100m;每个所述边跨梁(2-1)和每个所述中跨梁段(2-2)均为一个拼装式梁段,每个所述拼装式梁段的两端均支撑于一个桥墩(1-1)上,相邻两个所述拼装式梁段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桥墩(1-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拼装式梁段之间连接处的桥墩(1-1)均为梁体支撑墩,支撑于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左右两端下方的桥墩(1-1)为梁端支撑墩;多个所述中跨梁段(2-2)的结构均相同,每个所述中跨梁段(2-2)均为钢桁梁且其上弦杆均为弧形,每个所述中跨梁段(2-2)中上弦杆的高度均由左右两端向中部逐渐降低;每个所述中跨梁段(2-2)均由一个中跨左侧梁段和一个位于所述中跨左侧梁段右侧的中跨右侧梁段拼装而成,所述中跨左侧梁段和所述中跨右侧梁段的上弦杆均为弧形,所述中跨左侧梁段中上弦杆的高度由左至右逐渐降低,所述中跨右侧梁段中上弦杆的高度由左至右逐渐升高;每个所述边跨梁(2-1)均由一个边跨外侧梁段和一个连接于所述边跨外侧梁段与所述中跨梁之间的边跨内侧梁段拼装而成,所述边跨外侧梁段的上弦杆为呈水平布设的直杆,所述边跨内侧梁段的上弦杆为弧形,位于所述中跨梁左侧的所述边跨内侧梁段中上弦杆的高度由左至右逐渐升高,位于所述中跨梁右侧的所述边跨内侧梁段中上弦杆的高度由左至右逐渐降低;所述中跨左侧梁段、所述中跨右侧梁段和所述边跨内侧梁段均为悬臂拼装梁段,所述边跨外侧梁段为龙门吊拼装梁段;所述悬臂拼装梁段和所述龙门吊拼装梁段均由多个沿纵桥向从左至右布设的钢桁梁节段连接而成; 所述中跨梁中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为合拢梁段,所述合拢梁段与两个所述边跨梁(2-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中跨梁段(2-2);所述合拢梁段的所述中跨左侧梁段为合拢口左侧梁段,所述合拢梁段的所述中跨右侧梁段为合拢口右侧梁段;所述合拢口左侧梁段与所述合拢口右侧梁段之间的连接处为合拢口; 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中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的所有悬臂拼装梁段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左侧悬臂拼装梁,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中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的所有悬臂拼装梁段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右侧悬臂拼装梁;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与位于其左侧的所述龙门吊拼装梁段组成左侧梁体,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与位于其右侧的所述龙门吊拼装梁段组成右侧梁体; 每个所述中跨梁段(2-2)中所述中跨左侧梁段和所述中跨右侧梁段之间的连接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中跨中部临时墩(19-1),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中每个所述中跨右侧梁段的中部下方均设置有一个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中每个所述中跨左侧梁段的中部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所述左侧梁体中的所述边跨内侧梁段和所有中跨右侧梁段均为上坡式拼装梁段,所述右侧梁体中的所述边跨内侧梁段和所有中跨左侧梁段均为所述上坡式拼装梁段;所述左侧梁体中的所有中跨左侧梁段和所述右侧梁体中的所有中跨右侧梁段均为下坡式拼装梁段; 每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下方均由左至右设置有多个边跨外侧临时墩(19-3),所述边跨外侧梁段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桁梁节段之间的连接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边跨外侧临时墩(19-3);所述左侧梁体中所述边跨内侧梁段的左侧下方和所述右侧梁体中所述边跨内侧梁段的右侧下方均设置有一个边跨中部临时墩(19-4),所述左侧梁体中所述边跨内侧梁段的右侧下方和所述右侧梁体中所述边跨内侧梁段的左侧下方均设置有一个边跨内侧临时墩(19-5); 所述中跨中部临时墩(19-1)、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边跨外侧临时墩(19-3)、边跨中部临时墩(19-4)和边跨内侧临时墩(19-5)均为临时支撑墩;每个所述临时支撑墩均支撑于相邻两个所述钢桁梁节段之间的连接处正下方; 对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梁下部支撑结构施工:对支撑于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下方的所有桥墩(1-1)分别进行施工,并对位于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下方的所有临时支撑墩分别进行施工; 步骤二、龙门吊安装:在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中两个所述边跨梁(2-1)的所述边跨外侧梁段所处位置处,分别安装一个龙门吊(20); 步骤三、变高度桁式钢梁架设施工:对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进行架设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301、边跨外侧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步骤二中所述龙门吊(20)对两个所述边跨梁(2-1)的所述边跨外侧梁段分别进行架设施工,获得施工完成的两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此时,每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均支撑于一个所述梁端支撑墩和多个所述边跨外侧临时墩(19-3)上; 本步骤中,施工完成的两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形成供架桥机拼装的架桥机拼装平台; 步骤302、架桥机拼装:在步骤301中施工完成的两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上分别拼装一个用于架设所述悬臂拼装梁段的架桥机,获得拼装成型的两个所述架桥机; 两个所述架桥机分别为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的左侧架桥机和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的右侧架桥机,所述左侧架桥机和所述右侧架桥机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 步骤303、左侧悬臂拼装梁与右侧悬臂拼装梁架设施工:采用步骤302中所述左侧架桥机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同时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直至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与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合拢,完成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的施工过程; 本步骤中,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和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过程中,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和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中的每个所述边跨内侧梁段均通过一个边跨中部临时墩(19-4)、一个边跨内侧临时墩(19-5)和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进行支撑,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和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中的每个所述上坡式拼装梁段均通过一个所述中跨中部临时墩(19-1)、一个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和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进行支撑;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和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中除所述合拢口左侧梁段和所述合拢口右侧梁段之外的每个所述下坡式拼装梁段均通过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和一个中跨中部临时墩(19-1)进行支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02中所述架桥机为上下爬行吊机; 所述上下爬行吊机包括下底盘(16-1)、安装在下底盘(16-1)上的上底盘(16-2)、安装在上底盘(16-2)上的回转吊机(16-14)和对上底盘(16-2)进行调平的调平装置,所述下底盘(16-1)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走行机构和后走行机构;所述上底盘(16-2)和下底盘(16-1)之间通过前铰接轴(16-3-1)和后铰接轴(16-3-2)进行连接,所述前铰接轴(16-3-1)位于后铰接轴(16-3-2)的前侧;所述调平装置包括前调平油缸(16-6-1)、前调平机构、位于前调平油缸(16-6-1)后侧的后调平油缸(16-6-2)和位于所述前调平机构后侧的后调平机构;所述前调平油缸(16-6-1)和后调平油缸(16-6-2)的油缸缸体均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下底盘(16-1)上,且前调平油缸(16-6-1)的活塞杆顶端通过铰接轴三安装在上底盘(16-2)前部,后调平油缸(16-6-2)的活塞杆顶端通过铰接轴四安装在上底盘(16-2)后部;所述前调平机构包括前调平螺杆(16-4-2),所述前调平螺杆(16-4-2)的顶端通过铰接轴一安装在上底盘(16-2)前部,且前调平螺杆(16-4-2)的下部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下底盘(16-1)前部;所述后调平机构包括后调平螺杆(16-5-2),所述后调平螺杆(16-5-2)的顶端通过铰接轴二安装在上底盘(16-2)后部,且后调平螺杆(16-5-2)的下部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下底盘(16-1)后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由左至右对拼装组成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的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逐一进行架设; 对拼装组成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中的任一个所述钢桁梁节段进行架设时,均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将该钢桁梁节段吊装至拼装位置处,并将该钢桁梁节段与其左侧相邻的已架设完成的所述钢桁梁节段紧固连接为一体; 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由右至左对拼装组成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的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逐一进行架设; 对拼装组成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中的任一个所述钢桁梁节段进行架设时,均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将该钢桁梁节段吊装至拼装位置处,并将该钢桁梁节段与其右侧相邻的已架设完成的所述钢桁梁节段紧固连接为一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02中两个龙门吊(20)分别为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的左侧龙门吊和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的右侧龙门吊; 步骤301中施工完成的两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分别为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的左边跨外侧梁段和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的右边跨外侧梁段; 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采用所述左侧龙门吊将拼装组成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的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逐一吊装至所述左边跨外侧梁段上;此时,所述左侧龙门吊为对所述钢桁梁节段进行吊装的垂直运输设备,所述左边跨外侧梁段为供所述钢桁梁节段存放的存放平台; 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采用所述右侧龙门吊将拼装组成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的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逐一吊装至所述右边跨外侧梁段上;此时,所述右侧龙门吊为对所述钢桁梁节段进行吊装的垂直运输设备,所述右边跨外侧梁段为供所述钢桁梁节段存放的存放平台。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利用能沿纵桥向在左侧已架设梁体上进行移动的左侧运输设备将拼装组成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的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从所述左边跨外侧梁段逐一运送至所述左侧架桥机的架设位置处;所述左侧已架设梁体为由所述左侧梁体中此时已完成架设的所有钢桁梁节段拼装而成的梁体; 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利用能沿纵桥向在右侧已架设梁体上进行移动的右侧运输设备将拼装组成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的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从所述右边跨外侧梁段逐一运送至所述右侧架桥机的架设位置处;所述右侧已架设梁体为由所述右侧梁体中此时已完成架设的所有钢桁梁节段拼装而成的梁体。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临时支撑墩上和每个所述桥墩(1-1)上均设置有对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进行支撑的临时支撑座,所述临时支撑座呈水平布设; 每个所述桥墩(1-1)上均设置有对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进行支撑的永久支座; 每个所述桥墩(1-1)的墩顶上均设置有对所支撑边跨梁(2-1)或中跨梁段(2-2)的标高以及横桥向位置和纵桥向位置进行调整的钢梁起顶装置; 两个所述边跨梁(2-1)分别为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的左侧边跨梁和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的右侧边跨梁; 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边跨内侧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由左至右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的所述边跨内侧梁段进行架设,获得架设完成的所述左侧边跨梁; 此时,所述左侧边跨梁通过一个所述梁端支撑墩、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多个所述边跨外侧临时墩(19-3)、一个所述边跨中部临时墩(19-4)和一个边跨内侧临时墩(19-5)进行支撑,并且所述左侧边跨梁支撑于多个所述临时支撑座上; 步骤A2、边跨梁调整:对所述左侧边跨梁进行调整,过程如下: 步骤A21、梁体顶升:采用步骤A1中所述梁端支撑墩和所述梁体支撑墩上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同步将所述左侧边跨梁向上顶起; 步骤A22、临时支撑墩上临时支撑座拆除:将所述左侧边跨梁下方各临时支撑墩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均拆除; 步骤A23、梁段落梁:利用所述梁端支撑墩上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将所述左侧边跨梁左端下放,并支撑于所述梁端支撑墩上的所述永久支座上; 步骤A24、梁体调整:利用位于所述左侧边跨梁右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对所述左侧边跨梁的标高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调整,完成所述左侧边跨梁的施工过程; 步骤A3、中跨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由左至右对所述左侧悬臂拼装梁的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进行架设,并将所架设中跨梁段(2-2)与位于其左侧的左侧已架设梁体紧固连接为一体; 所述左侧已架设梁体为由所述左侧梁体中此时已完成架设的所有钢桁梁节段拼装而成的梁体; 此时,所架设中跨梁段(2-2)通过两个所述梁体支撑墩、一个所述中跨中部临时墩(19-1)和一个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进行支撑,并且所架设中跨梁段(2-2)支撑于多个所述临时支撑座上; 步骤A4、中跨梁段调整:对步骤A3中所架设的中跨梁段(2-2)进行调整,过程如下: 步骤A41、梁体顶升:采用位于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左右两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同步将该中跨梁段(2-2)向上顶起; 步骤A42、临时支撑墩上临时支撑座拆除:将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下方各临时支撑墩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均拆除; 步骤A43、梁段落梁:利用位于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左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将该中跨梁段(2-2)左端下放,并支撑于所述永久支座上; 步骤A44、梁体调整:利用位于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右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对该中跨梁段(2-2)的标高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调整,完成当前所施工中跨梁段(2-2)的施工过程; 步骤A5、合拢梁段施工判断:判断所述左侧梁体中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梁段左侧的所有悬臂拼装梁段是否均已施工完成:当判断得出所述左侧梁体中位于所述合拢口左侧梁段左侧的所有悬臂拼装梁段均已施工完成时,进入步骤A7;否则,进入步骤A6; 步骤A6、下一个中跨梁段架设施工:按照步骤A3至步骤A4所述的方法,对所述左侧梁体中的下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进行施工;待下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施工完成后,进入步骤A5; 步骤A7、合拢口左侧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所述左侧架桥机由左至右对所述合拢口左侧梁段进行架设,并将所述合拢口左侧梁段与位于其左侧的所述左侧已架设梁体紧固连接为一体; 步骤303中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进行架设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边跨内侧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由右至左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的所述边跨内侧梁段进行架设,获得架设完成的所述右侧边跨梁; 此时,所述右侧边跨梁通过一个所述梁端支撑墩、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多个所述边跨外侧临时墩(19-3)、一个所述边跨中部临时墩(19-4)和一个边跨内侧临时墩(19-5)进行支撑,并且所述右侧边跨梁支撑于多个所述临时支撑座上; 步骤B2、边跨梁调整:对所述右侧边跨梁进行调整,过程如下: 步骤B21、梁体顶升:采用步骤B1中所述梁端支撑墩和所述梁体支撑墩上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同步将所述右侧边跨梁向上顶起; 步骤B22、临时支撑墩上临时支撑座拆除:将所述右侧边跨梁下方各临时支撑墩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均拆除; 步骤B23、梁段落梁:利用所述梁端支撑墩上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将所述右侧边跨梁右端下放,并支撑于所述梁端支撑墩上的所述永久支座上; 步骤B24、梁体调整:利用位于所述右侧边跨梁左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对所述右侧边跨梁的标高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调整,完成所述右侧边跨梁的施工过程; 步骤B3、中跨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由右至左对所述右侧悬臂拼装梁的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进行架设,并将所架设中跨梁段(2-2)与位于其右侧的右侧已架设梁体紧固连接为一体; 所述右侧已架设梁体为由所述右侧梁体中此时已完成架设的所有钢桁梁节段拼装而成的梁体; 此时,所架设中跨梁段(2-2)通过两个所述梁体支撑墩、一个所述中跨中部临时墩(19-1)和一个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进行支撑,并且所架设中跨梁段(2-2)支撑于多个所述临时支撑座上; 步骤B4、中跨梁段调整:对步骤B3中所架设的中跨梁段(2-2)进行调整,过程如下: 步骤B41、梁体顶升:采用位于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左右两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同步将该中跨梁段(2-2)向上顶起; 步骤B42、临时支撑墩上临时支撑座拆除:将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下方各临时支撑墩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均拆除; 步骤B43、梁段落梁:利用位于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右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将该中跨梁段(2-2)右端下放,并支撑于所述永久支座上; 步骤B44、梁体调整:利用位于当前所调整中跨梁段(2-2)左端下方的所述钢梁起顶装置,对该中跨梁段(2-2)的标高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调整,完成当前所施工中跨梁段(2-2)的施工过程; 步骤B5、合拢梁段施工判断:判断所述右侧梁体中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梁段右侧的所有悬臂拼装梁段是否均已施工完成:当判断得出所述右侧梁体中位于所述合拢口右侧梁段右侧的所有悬臂拼装梁段均已施工完成时,进入步骤B7;否则,进入步骤B6; 步骤B6、下一个中跨梁段架设施工:按照步骤B3至步骤B4所述的方法,对所述右侧梁体中的下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进行施工;待下一个所述中跨梁段(2-2)施工完成后,进入步骤B5; 步骤B7、合拢口右侧梁段架设施工:采用所述右侧架桥机由右至左对所述合拢口右侧梁段进行架设,并将所述合拢口右侧梁段与位于其右侧的所述右侧已架设梁体紧固连接为一体。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边跨内侧梁段架设施工完成后,通过一个所述梁端支撑墩、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多个所述边跨外侧临时墩(19-3)、一个所述边跨中部临时墩(19-4)和一个边跨内侧临时墩(19-5)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对所述左侧边跨梁进行支撑,对所述左侧边跨梁的预拱度和线形进行控制; 步骤A3和步骤B3中中跨梁段架设施工完成后,通过两个所述梁体支撑墩、一个所述中跨中部临时墩(19-1)和一个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对所架设中跨梁段(2-2)进行支撑,对所架设中跨梁段(2-2)的预拱度和线形进行控制; 步骤B1中边跨内侧梁段架设施工完成后,通过一个所述梁端支撑墩、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多个所述边跨外侧临时墩(19-3)、一个所述边跨中部临时墩(19-4)和一个边跨内侧临时墩(19-5)上的所述临时支撑座对所述右侧边跨梁进行支撑,对所述右侧边跨梁的预拱度和线形进行控制; 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中所述边跨梁(2-1)和所有中跨梁段(2-2)的下弦杆均为水平直杆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位于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下方的所有临时支撑墩的顶部高度均相同且其顶部高度均低于所述永久支座的顶部高度。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墩包括多个呈竖直向布设的钢管桩(21),多个所述钢管桩(21)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分M列进行布设;其中,M为正整数且M≥2;每列钢管桩(21)均包括多个沿纵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钢管桩(21); 所述临时支撑座包括下部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上的中部支撑结构和支撑于所述中部支撑结构上的上部支撑结构;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呈水平布设且其包括M道沿纵桥向布设的下纵梁(22),每道所述下纵梁(22)均支撑于一列所述钢管桩(21)上,M道所述下纵梁(22)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中部支撑结构呈水平布设且其包括多道沿横桥向布设的中横梁(23),所述中横梁(23)与下纵梁(22)呈垂直布设,多道所述中横梁(23)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部支撑结构呈水平布设且其包括多道沿纵桥向布设的上纵梁(24),所述上纵梁(24)与下纵梁(22)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上纵梁(24)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梁体支撑墩上均支撑有一个悬臂拼装钢桁梁,每个所述悬臂拼装钢桁梁均由两个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梁体支撑墩左右两侧的所述悬臂拼装梁段拼接而成,每个所述悬臂拼装钢桁梁的上弦杆均为倒V字形; 所施工变高度桁式钢梁中所有钢桁梁节段的纵向长度均相同,每个所述钢桁梁节段的纵向长度为10m~15m。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变高度桁式钢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边跨外侧梁段均由N1个所述钢桁梁节段拼接而成,其中N1为正整数且N1=3、4或5; 每个所述边跨内侧梁段均由N2个所述钢桁梁节段拼接而成,其中N2为正整数且N2=5、6或7,N2>N1; 所述中跨梁中每个所述上坡式拼装梁段均由N3个所述钢桁梁节段拼接而成,其中N3为正整数且其为奇数,N3≥N2;每个所述上坡式拼装梁段均以其下方所支撑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为界分为中侧梁段和边侧梁体,所述中侧梁段的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中跨上坡侧临时墩(19-2)和一个中跨中部临时墩(19-1)上;所述中侧梁段中所包括钢桁梁节段的数量比所述边侧梁体中所包括钢桁梁节段的数量多1个。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