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
专利名称: 一种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属于悬挂式单轨领域,其通过优选设置桥墩和钢箱梁的结构,在竖向墩柱的顶部设置横向盖梁,并在盖梁悬臂端底部设置弯臂,且在墩柱的侧壁面上设置牛腿,在弯臂和牛腿的顶面上设置抗压支座;以及在钢箱梁两侧对应抗压支座设置耳板箱,以耳板箱与对应抗压支座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钢箱梁支撑系统。本发明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有效实现悬挂结构拉应力到压应力的转换,确保支撑系统的受力稳定性,减少钢材料的用量,节约建设成本,提升钢箱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推动非对称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靖;彭华春;耿杰;马明;康小英;陈名欢;刘阳明;李祖硕;杨凤莲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2-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47614.5
公开号: CN109736148A
代理机构: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佑宏
分类号: E01B25/24(2006.01);E;E01;E01B;E01B25
申请人地址: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设置的桥墩和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桥墩上的钢箱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墩包括竖向设置的墩柱和沿横向设置在所述墩柱顶部的盖梁,所述盖梁的一端对应固定在所述墩柱的顶部,其另一端沿横向突出于所述墩柱的侧壁面,形成悬臂端;所述悬臂端的底部设置有呈“L形”的弯臂,所述弯臂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端和横向正对所述墩柱设置的支出端,并与所述悬臂端对应形成横截面呈“C形”的悬臂支撑结构,且所述墩柱的侧壁面上对应所述弯臂的支出端设置有牛腿,以及所述牛腿与所述支出端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抗压支座,继而所述桥墩处的钢箱梁顶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弯臂和所述牛腿之间,并以其两侧的所述抗压支座对应支撑; 所述钢箱梁沿纵向设置,其顶部的两侧分别对应所述抗压支座沿纵向间隔设置有耳板箱,并使得所述钢箱梁设置于所述弯臂和所述牛腿之间时,该钢箱梁两侧的所述耳板箱可以其底部匹配对应的抗压支座,以通过多个所述抗压支座将所述钢箱梁上的荷载以压应力的形式传递到所述桥墩上,从而实现多个所述桥墩对所述钢箱梁的对应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钢箱梁为变截面多段式结构,其包括底部平齐的支撑段、跨中平直段和过渡段;其中,所述支撑段设置在所述桥墩处,其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耳板箱,所述跨中平直段设置在相邻两所述桥墩之间,其两端分别以所述过渡段对应连接对应的支撑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段的梁高大于所述跨中平直段的梁高,所述过渡段的两端梁高分别等于所述支撑段的梁高和所述跨中平直段的梁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过渡段的顶部设置为圆弧形过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牛腿上的所述抗压支座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和/或所述弯臂上的所述抗压支座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牛腿上的所述抗压支座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所述弯臂上的所述抗压支座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钢箱梁背离所述墩柱一侧的底部沿纵向设置有轨道梁组件,以用于支撑非对称悬挂式车辆并实现其走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轨道梁组件包括轨道连接板、支撑工字钢和走行钢轨;其中, 所述轨道连接板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轨道连接板对应连接在所述钢箱梁的底部,所述支撑工字钢对应沿纵向固定在多个轨道连接板上,且所述走行钢轨对应沿纵向设置在所述支撑工字钢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轨道连接板沿纵向等间距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其中,所述墩柱、所述盖梁、所述弯臂和所述牛腿一体成型。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