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加厚层、浅基础本体以及混凝土加厚层上表面设置的封闭机构,所述浅基础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固定锚筋、水泥砂浆层、静压桩、压桩孔、混凝土基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加厚层固定在浅基础本体的四周表面,所述混凝土浇筑放置在压桩孔的内部并位于混凝土加厚层的内部;该实用新型通过混凝土基层、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加厚层增加浅基础本体的牢固性防止浅基础本体发生向下沉降,并可以减缓浅基础本体的沉降速率和沉降范围,进而实现浅基础本体沉降处于可控状态,避免浅基础本体快速下沉造成结构破坏,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延伸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翁野;李永利;党玮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1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409528.4 |
公开号: |
CN208844634U |
代理机构: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戍 |
分类号: |
E02D35/00(2006.01);E;E02;E02D;E02D35 |
申请人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5号 |
主权项: |
1.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加厚层(11)、浅基础本体(13)以及混凝土加厚层(11)上表面设置的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础本体(1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4)、固定锚筋(5)、水泥砂浆层(6)、静压桩(7)、压桩孔(8)、混凝土基层(9)和混凝土垫层(10),所述混凝土加厚层(11)固定在浅基础本体(13)的四周表面,所述混凝土(4)浇筑放置在压桩孔(8)的内部并位于混凝土加厚层(11)的内部,所述压桩孔(8)开设在混凝土加厚层(11)的上表面并贯穿混凝土加厚层(11)的下表面并向下延伸到混凝土基层(9)的内部,所述静压桩(7)安装放置在压桩孔(8)的内部并位于混凝土(4)的下侧,所述静压桩(7)的顶端贯穿水泥砂浆层(6)和混凝土垫层(10)的内部并位于混凝土(4)的内部,所述固定锚筋(5)安装固定在静压桩(7)的内部,所述固定锚筋(5)的顶端贯穿静压桩(7)的上表面并放置在混凝土(4)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垫层(10)安装固定在混凝土加厚层(11)的下表面,所述水泥砂浆层(6)安装固定在混凝土垫层(10)与混凝土基层(9)的之间,所述混凝土基层(9)安装固定在水泥砂浆层(6)的下侧,所述浅基础本体(13)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加固板(12)、螺栓(14)、固定板(15)、螺纹孔(16)和卡槽(17),所述加固板(12)对称安装固定在浅基础本体(13)的四周侧面,所述加固板(12)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加厚层(11)的内部,所述螺纹孔(16)对称开设在加固板(12)的表面,所述固定板(15)安装固定在两个加固板(12)之间并通过螺栓(14)固定,所述螺栓(14)安装固定在螺纹孔(16)的内部,所述卡槽(17)开设在加固板(12)的上表面,所述加固板(12)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凸起并与另一个加固板(12)的卡槽(17)卡合且通过螺栓(1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压桩封板(2),所述压桩封板(2)固定在混凝土加厚层(11)的上表面并位于浅基础本体(13)的四周,所述压桩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封板(2)的内部设置有钢筋(1),所述钢筋(1)两端固定有压桩锚杆(3),所述压桩锚杆(3)的底端放置在混凝土加厚层(11)的内部,所述压桩锚杆(3)的顶端放置在钢筋(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孔(8)的内部固定有静压桩(7),所述静压桩(7)的顶端贯穿混凝土基层(9)的上表面和水泥砂浆层(6)与混凝土垫层(10)的上下表面并固定在混凝土(4)的内部。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