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包括钢板网、泄水孔、固定件以及混凝土层,所述钢板网铺设于湿陷性黄土边坡上,相邻钢板网之间进行搭接,形成搭接部;湿陷性黄土边坡上设置多个泄水孔,泄水孔内安装有PVC排水管,PVC排水管一端伸出钢板网网孔外;所述固定件为带两支杆的U型钢筋,U型钢筋开口朝下,U型钢筋的两支杆穿过钢板网网孔插入湿陷性黄土边坡内将钢板网固定;所述混凝土层设置于钢板网上,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施工:S1,边坡修整;S2,排水施工;S3,铺设钢板网;S4,安装厚度控制标识;S5,喷射混凝土层;S6,洒水养护。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使用安全,经济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亮;李炎;王强;袁乾龙;张彦龙;曾佑理;蒋鑫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0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09851.5
公开号: CN109736334A
代理机构: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熊晓妹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100054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北杨洼251号
主权项: 1.一种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钢板网、泄水孔、固定件以及混凝土层,所述钢板网铺设于湿陷性黄土边坡上,相邻钢板网之间进行搭接,形成搭接部;湿陷性黄土边坡上设置多个泄水孔,泄水孔内安装有PVC排水管,PVC排水管一端伸出钢板网网孔外;所述固定件为带两支杆的U型钢筋,U型钢筋开口朝下,U型钢筋的两支杆穿过钢板网网孔插入湿陷性黄土边坡内将钢板网固定;所述混凝土层设置于钢板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网具有多列排布的网孔,所述网孔呈菱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宽度为300-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呈梅花形均匀布置湿陷性黄土边坡,泄水管周围采用粗砂或圆砾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厚度为70-80mm。 6.一种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边坡修整;S2,排水施工;S3,铺设钢板网;S4,安装厚度控制标识;S5,喷射混凝土层;S6,洒水养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边坡修整具体过程为:待挖掘机按开挖灰线开挖出工作面后,人工修整基坑侧壁,对坡面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保持坡面平缓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排水施工具体过程为:在坡面层设置可容纳直径为Ф50mmPVC排水管的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为1500mm*1500mm,且呈“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先用钻机成孔,泄水孔埋设的端头用棉纱或废纸塞堵后安装入孔内,PVC管钻眼后入土长度750mm,结构面外露50mm,埋设角度10°,以保证排水通畅,然后采用粗砂或圆砾作为滤水材料,以防土颗粒流失和管眼被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铺设钢板网具体过程为:钢板网采用人工顺坡面铺设,搭接长度≥300mm,采用50cm长的HRB400Ф10@500的“U”型钢筋击入土中将钢板网片固定,坡顶钢板网固定采用HRB400Ф10两道“U”型钢筋做压筋,两道压筋用50cm长的“U”型钢筋固定,钢板网与受喷面的间隙为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安装厚度控制标识具体过程为:为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的设计值,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8~10cm长的短钢筋作为标志; S5喷射混凝土层具体过程为:混凝土一次喷射而成,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的顺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条件和风向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依次进行,射距在0.8~1.5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于坡面,喷射混凝土时逐层逐块进行,先喷凹处及裂隙处再喷其他,喷枪缓缓移动,小圈转动使喷层均匀;喷射混凝土强度可用试块进行测定,每批至少留取3组试件,每组3块; S6洒水养护具体过程为:S5喷射混凝土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应不少于10天;当采用矿碴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养护不得小于14天,喷层周边与未防护坡面的衔接处作好封闭处理。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