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区域运输通道公路客运线路规划方法研究
论文题名: 区域运输通道公路客运线路规划方法研究
关键词: 区域运输通道;公路客运;线路规划
摘要: 便捷高效的现代通道运输体系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区域运输通道内层次分明的综合运输网络。运输通道设施两翼及沿通道分布的密集城镇之间有着频繁的人员流动,是客流密集地带。大部分运输通道中,公路和铁路是最主要的两种运输方式,担负区域内城市间大量、稳定、快速的客流交通运输,仅靠任何一种都不足以支持重点城市结点的发展,二者必定是竞争与协作并存。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出行目的、结构与要求的变化,铁路客运的大发展必将带来整个客运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公路客运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运输通道公路客运市场份额下降明显,因此,研究区域运输通道公路客运发展策略和线路规划方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区域运输通道的定义、功能分类、技术经济特性和客运系统结构展开背景分析,总结了区域运输通道发展的时间阶段性、内部发展机制和客流特征,重点分析了公铁客运系统发展历程与运输特性,指出在区域运输通道中公路客运的地位。
   其次,系统的总结了公铁客运的三大基本关系,以系统论的观点审视公铁客运发展历程,分析了公铁系统的协同性,提出了公铁系统最终应达到的均衡关系,即公铁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关系。基于公铁系统的关系及协同学理论,从差异化竞争、品牌战略实施、公路运能资源优势发挥及业务领域拓展等方面提出公路客运发展策略。
   然后,从运输方式选择行为与路径选择的关系入手,提出基于“经济人”假设下旅客对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和行为规律,并对多式联运、主次衔接及方式缺失时的运输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引入博弈理论,并得出博弈的均衡解,即为两种运输方式关于市场价格、服务投入和运行速度提高所投入的均衡。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概率模型,并建立效用函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
   最后,介绍了公路客运线网规划的原则与思路,并对公路客运总量及分线路客流量预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构建了基于客运总量、公路客运分担率、城市节点位势与通达指数的区域划分模型,确定区域客运的中心城市。使用关联度分析法计算选择影响公路客运量的主要指标,建立节点重要度法线路规划模型,在构建线网层次结构过程中,重视区域吸引范围内的经济、交通格局等条件对区域客运路网布设的影响,考虑节点间最短距离和铁路客运线路布局的影响,对公路客运线路网络层次结构进行充实和完善,从而使线路规划方法更加合理。
作者: 姜玉佳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过秀成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