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
专利名称: 一种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包括河岸、河道和河坡,所述河坡坡度比的范围为1:2~1:3,所述河道内填充有淤泥,所述淤泥表面形成有现状泥面线,所述河坡上设置有生物挡墙,所述生物挡墙内外两侧设有固定桩,所述生物挡墙与河坡之间形成有淤泥回填区。其建设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河道整坡,S2、构筑生态平台、S3,植物种苗培育,S4、现场种植,S5、后期养护,S6、形成护岸。本发明取材方便,施工简单,现场废土利用率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张荣斌
发明人: 张荣斌;张晨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2-0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05488.7
公开号: CN109750627A
代理机构: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俊明
分类号: E02B3/02(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202155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湄洲新村60号203室
主权项: 1.一种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包括河岸、河道和河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坡坡度比的范围为1:2~1:3,所述河道内填充有淤泥,所述淤泥表面形成有现状泥面线,所述河坡上设置有生物挡墙,所述生物挡墙内外两侧设有固定桩,所述生物挡墙与河坡之间形成有淤泥回填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挡墙是由楠竹或杞柳为材质制成的篱笆,每个生物挡墙的高度为0.3~1.5米,长度为1~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由楠竹或竹柳制成,高度为1.0~1.8米,所述固定桩之间有连接绳固定,所述固定绳由楠竹或杞柳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回填区宽度范围为30~150CM,所述淤泥回填区内填充有淤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回填区可以种植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回填区种植的植物为芦苇,芦苇每穴种植3~5支,穴距30~50CM,行距50~70CM,种植高度低于河道日常水位1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回填区种植的植物还可以为杞柳,每枝杞柳枝距为15CM,行距为在30CM,种植高度高于河道日常水位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挡墙护岸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种植有竹柳,每枝枝距为1米,行距为1.5米。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