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锚固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钻孔、清孔、放锚固剂、搅拌、安装托盘锚具、注浆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此操作方法方便、快捷,且锚固效果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段昌晨;唐义川;谢立春;王前进;张跃怀;陈建;蒋敬平;胡伟;刘小雷;肖殿才;赵卫岭;王蒙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1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40045.4 |
公开号: |
CN109750677A |
代理机构: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 |
主权项: |
1.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钻孔:在巷道岩面上钻出孔(1); B、清孔:将碎渣等杂质从孔(1)中清理出; C、放锚固剂(2):用中空的管状锚索(3)将锚固剂(2)推入孔(1)的底部,且锚索(3)上开设有侧孔(31),侧孔(31)与锚索(3)的中空孔连通,且当锚索(3)插入孔(1)的底部时,侧孔(31)未被锚固剂(2)覆盖; D、搅拌:转动锚索(3),对锚固剂(2)进行搅拌; E、安装:锚固剂(2)凝固后,停止转动锚索(3),将托盘(4)、锚具(5)安装在锚索(3)上,并对锚索(3)张拉预紧; F、注浆:将注浆设备的注浆管(7)连接至中空的管状锚索(3)外露的一端,向孔(1)注入锚固料,当孔(1)中有锚固料溢出时,停止注入; G、完成:将注浆管(7)从锚索(3)上拆除,即完成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的直径比锚索(3)的直径大6-10mm,孔(1)的深度比锚索(3)的长度小15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搅拌时间为40-6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过程中,将搅拌设备与锚索(3)连接,搅拌设备带动锚索(3)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保持110-130s后再移开搅拌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结束后30min-60min,开始安装托盘(4)、锚具(5),并对锚索(3)张拉预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设备包括搅拌桶(14)、设置在搅拌桶(14)中的搅拌臂(15)、与搅拌臂(15)连接在一起的马达(9)、进浆口插入搅拌桶(14)中的泵(8)、与泵(8)的出浆口连通的注浆管(7),注浆管(7)与锚索(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7)与锚索(3)通过连接器(6)连通,锚索(3)外露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器(6)的第一端设置有与锚索(3)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器(6)的第二端与注浆管(7)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7)上设置有泄压阀(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4)的侧边设置有侧槽(141),侧槽(141)的底部与搅拌桶(14)连通,侧槽(141)与搅拌桶(14)之间形成连通器,泵(8)的进浆口插入搅拌桶(14)的侧槽(14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8)与马达(9)均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且泵(8)的进气口连接有第一支管(16),马达(9)的进气口连接有第二支管(17),第一支管(16)与第二支管(17)汇合后与主管(18)连接,主管(18)连通至压缩空气源,且第一支管(16)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第二支管(17)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主管(18)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3)。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