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填方边坡框架微张拉托定锚板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填方边坡框架微张拉托定锚板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方边坡框架微张拉托定锚板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护结构包括沿填方坡面设置的框架体,设在填方土体内部、在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数个托定锚板(16)以及连接托定锚板(16)与框架体的数根钢绞线拉索(10);框架体包括挡土面板(4)、设在挡土面板(4)上交错设置的横梁(3)和立柱(2)、设在填方坡脚处自然地面(27)以下与立柱(2)底端相连的基础桩(1)以及将这四者现浇成整体的现浇混凝土。本发明支护结构形式简单、受力合理,实用性强,所涉及的施工工艺简便且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甘肃;62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杨奎斌;朱彦鹏;李亚胜;王露;杨校辉;刘鑫;凡家恒;候喜楠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92795.3
公开号: CN109750681A
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向东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主权项: 1.一种填方边坡框架微张拉托定锚板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包括沿填方坡面设置的框架体,设在填方土体内部、在高度方向上分层水平设置的数个托定锚板(16)以及连接所述托定锚板(16)与所述框架体的数根钢绞线拉索(10); 所述框架体包括沿填方坡面设置的挡土面板(4)、设在所述挡土面板(4)上交错设置的横梁(3)和立柱(2)、设在填方坡脚处自然地面(27)以下与所述立柱(2)底端相连的基础桩(1)以及将这四者现浇成整体的现浇混凝土; 所述钢绞线拉索(10)一端通过锚具(6)锚固在所述横梁(3)和立柱(2)的交错连接处,另一端与所述托定锚板(16)的横向部分(1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还包括设在填方坡顶(28)与所述框架体顶端衔接的截水沟(24)、设在填方坡脚与所述框架体底端衔接的排水沟(25)以及预留在所述挡土面板(4)上的泄水孔(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定锚板(16)包括横向部分(17)和竖向部分(18),所述托定锚板(16)中横向部分(17)的长度不小于300mm,宽度不小于250mm,厚度不小于100mm;竖向部分(18)的宽度和厚度与横向部分(17)相同,高度不小于150mm且不大于2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定锚板(16)为双面配筋混凝土结构,包括纵向钢筋(19)和横向箍筋(20),在两者交接处位于上层的纵向钢筋(19)在横竖交接处旋转270度向上弯折,位于下层的纵向钢筋(19)在横竖交接处旋转90度向上弯折;所述横向箍筋(20)中心位置的长度方向上平行设有多根竖向短钢筋(22),用于连接所述钢绞线拉索(10)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拉索(10)包括位于中心的钢绞线(13)、设在所述钢绞线(13)外侧的套管(15)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水泥砂浆(14);所述钢绞线拉索(10)一端钢绞线(13)伸出穿过所述横梁(3)和立柱(2)交错连接处预留锚孔并通过所述锚具(6)实现锚固连接,另一端钢绞线(13)伸出与所述托定锚板(16)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6)包括垫板(7)、锚头(8)和设在所述锚头(8)外侧的封锚混凝土(9)。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方边坡框架微张拉托定锚板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填筑压实:对填方体基底进行处理后,执行填方体填料分层填筑和压实; 安放第一层托定锚板和钢绞线拉索:待填筑压实至第一层托定锚板设计标高时,按照预设位置安放第一层托定锚板(16),并从与该托定锚板(16)交接处开始向填方边坡坡面侧将钢绞线拉索(10)放入挖好的水平槽中; 继续填筑压实:继续执行填方体填料分层填筑和压实,待填筑压实至第二层托定锚板设计标高时,继续安放第二层托定锚板(16)和相应的钢绞线拉索(1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填方体高度达到设计标高; 削坡支护:从填方边坡所规划的坡顶位置开始,按设计坡率对原先分层压实形成的较为平缓的填方坡体进行第一级削坡处理,削坡高3m~5m,在第一级削坡后形成的填方边坡上将立柱(2)、横梁(3)和挡土面板(4)通过所配钢筋相互连接,并在立柱(2)和横梁(3)交错连接处预留锚孔,将钢绞线拉索(10)穿过该锚孔,然后支模将立柱(2)、横梁(3)和挡土面板(4)现浇成为整体; 锚固微张拉托定锚板:待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将穿过锚孔的钢绞线拉索(10)通过锚具(6)实现与框架体的锚固连接; 逐级施工:重复上述步骤,对填方坡体进行逐级削坡支护和锚固微张拉操作,直至削坡后得到的坡脚为所规划的坡脚位置; 施工基础桩:在削坡后形成的填方边坡坡脚处自然地面(27)开挖桩孔,将基础桩(1)和框架体中立柱(2)通过所配钢筋相互连接,然后支模将两者现浇成为整体即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还包括:在将立柱(2)、横梁(3)和挡土面板(4)现浇成为整体之前,在所述挡土面板(4)中预留泄水孔(26);以及在施工基础桩之后,在填方坡顶(28)与框架体顶端衔接处开挖截水沟(24)、在填方坡脚与所述框架体底端衔接处开挖排水沟(25)。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