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及平板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及平板夯,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包括换向手柄、转动曲轴、定位弹簧、联动曲柄及顶端壳体,所述换向手柄与转动曲轴相连接,所述转动曲轴与联动曲柄相连接,所述定位弹簧用于换向手柄的复位,本发明的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具有更高的耐用性,有效提高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的使用时长,减少由于频繁更换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造成的生产浪费,本发明具有定位弹簧,在无外力影响换向手柄的条件下,所述定位弹簧会使换向手柄固定转动并保持在固定位置,所述结构使本发明的平板夯具有更优的待机状态,降低平板夯的操作难度,提高平板夯的适用环境,本发明符合人体力学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对平板夯的使用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达新新创机械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冠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0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1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69981.5 |
公开号: |
CN109750654A |
代理机构: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峰 |
分类号: |
E02D3/068(2006.01);E;E02;E02D;E02D3 |
申请人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工业园区西区315号 |
主权项: |
1.一种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包括换向手柄(11)、转动曲轴(12)、定位弹簧(13)、联动曲柄(21)及顶端壳体(35),所述换向手柄(11)与转动曲轴(12)相连接,所述转动曲轴(12)与联动曲柄(21)相连接,所述换向手柄(11)、转动曲轴(12)、定位弹簧(13)及联动曲柄(21)设置顶端壳体(35)内,所述定位弹簧(13)用于换向手柄(11)的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手柄(11)通过换向连接结构与转动曲轴(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连接结构包括减震块(141)、弹簧腔(142)及曲轴轴套(143),所述减震块(141)一端与换向手柄(11)相连接,另一端与弹簧腔(142)相连接,所述弹簧腔(142)的另一端与顶端壳体(35)相连接,所述曲轴轴套(143)套接在转动曲轴(12)上且与顶端壳体(3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簧(13)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簧(13)以联动曲柄(21)为对称轴在转动曲轴(12)杆体上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簧(13)为扭转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壳体(3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杆(352),所述第一限位杆(352)用于限制联动曲柄(21)的运动范围。 8.一种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夯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种平板夯换向控制机构,所述平板夯还包括液压机构、动力机构及平板夯底板,所述换向控制机构与液压机构相连接,所述液压机构与动力机构及平板夯底板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包括顶端活塞结构(3)、液压腔(4)及末端活塞结构(5),所述顶端活塞结构(3)及液压腔(4)相连接,所述液压腔(4)与末端活塞结构(5)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活塞结构(3)包括联动活塞杆(22)、顶端复位弹簧(33)、顶端壳体(35)及顶端活塞腔(36),所述顶端活塞腔(36)与液压腔(4)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壳体(35)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杆(353),所述第二限位杆(353)用于限制顶端活塞结构(3)的运动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活塞腔(36)由顶端密闭销(31)、顶端密闭鞘(32)、顶端弹簧座(34)及顶端壳体(35)共同构成,所述顶端密闭销(31)与顶端密闭鞘(32)相连接,所述顶端复位弹簧(33)设置在顶端密闭销(31)及顶端弹簧座(34)之间,且一端与顶端密闭销(31)相连接,另一端与顶端弹簧座(34)相连接,所述顶端壳体(35)与顶端密闭鞘(32)及顶端弹簧座(34)相连接,所述顶端密闭销(31)一端与联动活塞杆(22)相连接,另一端与顶端复位弹簧(33)相连接,所述与联动活塞杆(22)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顶端活塞杆槽(311),所述顶端活塞杆槽(311)与联动活塞杆(22)相配合,所述联动活塞杆(22)与顶端密闭销(31)之间通过顶端活塞杆槽(311)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振子换向结构,所述振子换向结构包括丝杠活塞杆(61)、传动丝杠(62)及偏心振子(63),所述偏心振子(63)包括换向振子及固定振子,所述丝杠活塞杆(61)与末端活塞结构(5)及传动丝杠(62)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杠(62)与换向振子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活塞结构(5)包括末端密闭销(51)及末端密闭鞘(52),所述末端密闭销(51)及末端密闭鞘(52)构成末端活塞腔(53),所述末端活塞腔(53)与液压腔(4)相连通,所述丝杠活塞杆(61)与末端密闭销(51)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平板夯,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密闭销(51)与丝杠活塞杆(61)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末端活塞杆槽(511),所述末端活塞杆槽(511)与丝杠活塞杆(61)相配合,所述丝杠活塞杆(61)与末端密闭销(51)之间通过末端活塞杆槽(511)相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