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 |
摘要: |
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环焊缝无损检测采用射线加超声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对环焊缝外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评价,若射线和超声检测结果评判结果均为Ⅱ级及以下,则环焊缝安全评价结束,能够安全运行;若射线和超声检测任一评判结果为Ⅱ级以上缺陷,则通过缺陷规则化处理原则,进行尺寸规则化处理;对尺寸规则化后缺陷,进行评价,对于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则安全评价结束,安全运行;对未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开展补强修复、降压运行或者换管工作。通过使用本发明给出的管道换焊缝安全评价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评价裂纹、气孔、未焊透、未熔合、夹渣、咬边等常见环焊缝缺陷的安全性,为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及维护提供建议。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珂;罗金恒;马卫锋;李丽锋;任俊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23680.1 |
公开号: |
CN109781754A |
代理机构: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分类号: |
G01N23/18(2018.01);G;G01;G01N;G01N23 |
申请人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
主权项: |
1.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检测 环焊缝无损检测采用射线加超声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2)环焊缝安全评价 2.1检测评价 对环焊缝外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评价,若射线和超声检测结果评判结果均为Ⅱ级及以下,则环焊缝安全评价结束,能够安全运行;若射线和超声检测任一评判结果为Ⅱ级以上缺陷,则进行步骤2.2; 2.2尺寸规则化处理 按照检测结果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类型1为:射线和超声均检测到,且其中有一检测结果显示超标;类型2为:射线结果超标,超声未检测到;类型3为:射线未检测到,超声结果超标; 对三种类型,通过缺陷规则化处理原则,进行尺寸规则化处理; 2.3适用性评价 对尺寸规则化后缺陷,进行评价,对于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则安全评价结束,安全运行;对未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开展维护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1)前,进行以下过程:进行环焊缝定位和开挖,并进行防腐层的剥离和环焊缝两侧表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检测时采用手动超声和超声相控阵结合或手动超声和TOFD结合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缺陷规则化处理原则为:对于类型1,深度通过超声检测确定,长度为射线和超声检测的最大长度,自身高度为超声检测自身高度或距内表面深度;对于类型2:深度为距内表面距离,长度为射线检测长度,自身高度为距内表面距离;对于类型3:深度为超声检测深度,长度为超声检测长度,自身高度为超声检测自身高度或距内表面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射线检测无法对缺陷进行缺陷深度和缺陷自身高度的定量,因此依托超声检测给出结果,对于超声检测无法给出缺陷自身高度时,判断该缺陷为内表面缺陷,自身高度为距内表面距离;对于超声未检测到时,将射线检测缺陷等效为内表面裂纹型缺陷,自身高度为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护工作具体为补强修复、降压运行或者换管。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