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透水丁坝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透水丁坝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丁坝结构,属于河流航道治理领域,包括并排连接的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包括混凝土基座和多个混凝土桩;多个混凝土桩在混凝土基座上在同一直线上均匀间隔分布;混凝土桩由下至上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混凝土桩底部与混凝土基座固定连接;混凝土桩的迎水面为弧形面;混凝土桩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且透水孔由下至上分布密度逐渐增大。本发明有效避免了河流漂浮物在桩体上粘连堆积;丁坝标高越高处透水能力越强,使丁坝在河流流量变化时,自行调节阻水、泄洪能力;混凝土桩与混凝土基座形成的缓流区域不仅可供水草生长,还可以给鱼类提供栖息、索饵、繁殖、发育所需场所,因此该结构自身的生态特性可有效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天津;12
申请人: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朱玉德;刘晓菲;刘鹏飞;张明进;刘万利;杨宗默;李少希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78955.9
公开号: CN109778774A
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海燕
分类号: E02B3/06(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主权项: 1.一种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连接的多个结构单元,每个所述结构单元包括混凝土基座和多个混凝土桩;多个所述混凝土桩在所述混凝土基座上在同一直线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混凝土桩由下至上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混凝土桩底部与所述混凝土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桩的迎水面为弧形面;所述混凝土桩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且所述透水孔由下至上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桩的背水面且与所述混凝土桩一体成型,所述混凝土桩与所述混凝土基座连接后,所述支撑体底部与所述混凝土基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为半锥体混凝土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混凝土桩底部设置有尺寸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嵌入所述凹槽内部,使所述混凝土桩隼接于所述混凝土基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1.0m,直径为1.0-1.5m,所述连接部高度与所述凹槽深度相等,所述连接部直径与所述凹槽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长度为8-10m,宽度为3-5m,厚度为1.2-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的高度为3-5m。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三角形,所述支撑体的高度等于所述混凝土桩的高度减去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支撑体底面长度为0.5-0.75m,宽度为0.2-0.3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丁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直径为0.1-0.5m,所述混凝土桩中洪水位以上的桩段上相邻所述透水孔的间距为0.4-0.6m,所述混凝土桩中洪水位以下的桩段上相邻所述透水孔的间距为0.5-1.0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