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
专利名称: 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1、在河流主槽需要放淤区上游开挖引水沟道至堤根洼地落淤区,引水沟道轴线与河流主槽水流方向夹角呈锐角;2、在河流主槽需要放淤区下游开挖排水沟道至堤根洼地落淤区,排水沟道轴线与河流主槽水流方向夹角呈锐角;3、在堤根洼地落淤区内顺大堤方向间隔设置多排孔管堰,每排孔管堰均沿堤根洼地落淤区横向排列布置;堤根洼地落淤区内、位于引水沟道上游侧和排水沟道下游侧的孔管堰由不透水立管构成不透水孔管堰,其余孔管堰由透水立管构成透水孔管堰,透水立管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管壁开设有过水孔。本发明利用高含沙河水淤积来抬高堤根低洼区间,“以水治水”,达到防止危及河流下游堤防及防洪安全目的。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东喜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83560.8
公开号: CN109778798A
代理机构: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华
分类号: E02B8/02(2006.01);E;E02;E02B;E02B8
申请人地址: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09号
主权项: 1.一种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在河流主槽需要放淤区的上游开挖引水沟道至堤根洼地落淤区,所述引水沟道轴线与所述河流主槽水流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步骤2、在河流主槽所述需要放淤区的下游开挖排水沟道至所述堤根洼地落淤区,所述排水沟道轴线与河流主槽水流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步骤3、在堤根洼地落淤区内顺大堤方向间隔设置多排孔管堰,每排所述孔管堰均沿堤根洼地落淤区横向排列布置;每排孔管堰均由多个立管构成;堤根洼地落淤区内、位于引水沟道上游侧和排水沟道下游侧的孔管堰均由不透水立管构成不透水孔管堰,其余孔管堰均由透水立管构成透水孔管堰,所述透水立管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管壁均开设有过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孔管堰的不透水立管下端埋入地面以下的深度≥0.5m、上端高出水面的高度≥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透水孔管堰均由高排管组成的不溢流区和低排管组成的顶溢流区构成;每排透水孔管堰中的所述高排管横向长度占该排透水孔管堰横向长度的2/3,所述低排管横向长度占该排透水孔管堰横向长度的1/3;高排管与低排管均与水流方向呈≥60°夹角,高排管与低排管连接处的凹面朝向下游侧;组成高排管的所述透水立管的过水孔开孔率>组成低排管的所述透水立管的过水孔开孔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排管的所述透水立管下端埋入地面以下的深度≥0.5m、上端高出水面的高度≥0.5m;所述低排管的所述透水立管下端埋入地面以下的深度≥0.5m、上端位于水面以下;高排管的透水立管上端超出低排管的透水立管上端0.7m以上,以保证稳定和挟沙过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排的所述透水孔管堰的所述高排管与所述低排管左右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开设在所述透水立管上的所述过水孔的开孔率≤透水立管表面积的30%;位于透水立管上部1/4高度的过水孔开设密度>位于透水立管下部3/4高度的过水孔开设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管堰分流放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立管的所述过水孔分布于管壁的迎水面和背水面90°弧线区内。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