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将洞室开挖依次分为浅层开挖、岩锚梁段开挖和深层开挖;岩锚梁段开挖由上至下包括岩锚梁段上拐点以上至下拐点以下、按横截面分成中部中槽和两侧保护层进行;其中,中槽分上、下两层进行开挖,两侧保护层均分别分上、中、下三层进行开挖,保护层中层至少覆盖下拐点。本发明在两侧保护层下层开挖完成后就立即进行边墙结构面系统支护,减少了边墙岩石裸露及应力释放的时间,及时完成岩石锚固,确保了边墙的稳定及成型质量;在岩台三角体开挖前在下拐点位置增设一排锁口锚杆,提前完成该部位岩体锚固,减少了爆破震动最下拐点及周边岩体的破坏,确保了岩台成型质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培伟;郑尧;陈林;张学彬;王峻;王焕强;王再强;李旭东;李霞;李成伟;张华武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1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89148.7 |
公开号: |
CN109778876A |
代理机构: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
主权项: |
1.一种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按地下厂房洞室设计结构,将洞室开挖依次分为浅层开挖、岩锚梁段开挖和深层开挖;岩锚梁段开挖由上至下包括岩锚梁段上拐点以上至下拐点以下、按横截面分成中部中槽和两侧保护层进行;其中,中槽分上、下两层进行开挖,两侧保护层均分别分上、中、下三层进行开挖,保护层中层至少覆盖下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浅层开挖后,依次进行中槽上层、保护层上层、中槽下层、保护层中层、保护层下层开挖,再进行岩台三角体开挖;保护层上层开挖在中槽上层开挖推进30m后进行,且在岩台上边墙面光爆孔预埋PVC管完成后进行,保护层中、下层开挖在中槽下层开挖推进30m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中槽采取深层预裂各层梯段爆破开挖、两侧保护层采取松动爆破方式进行开挖;两侧保护层与中槽之间设置预裂孔,减小爆破振动对边墙的破坏,释放应力,两侧保护层预裂孔采取同步预裂爆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侧保护层与中槽之间预裂孔采用潜孔钻进行钻孔,预裂孔钻孔间距不大于80cm,孔深不大于9m,梯段爆破孔距不大于1.5cm,孔深不大于4.5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侧保护层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光面爆破施工,采取搭设样架和套管的形式造竖向孔,爆孔孔深不大于3m,孔间距45cm,抵抗距不大于6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侧保护层中层、保护层下层开挖完成后,及时对岩锚梁下拐点以下的边墙进行支护,并在岩壁梁下拐点位置设置一排锁口锚杆,再进行岩台三角体开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岩锚梁下拐点以下的边墙支护完成后,对岩锚梁层下面一层的岩体边墙及中部拉槽的槽边进行预裂,形成两条预裂缝,最后对岩锚梁顶部岩台三角体进行光面爆破及支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地应力条件下岩锚梁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岩台三角体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光面爆破施工,竖向孔及斜向孔均需搭设样架和套管进行施工,同时为减少爆破对岩台造成的破坏,确保岩台成型质量,需减少炮孔间距,降低装药直径,提高不耦合系数,并降低线装药密度。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