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水流消能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水流消能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流消能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进水斜坡、消力池底板、尾槛、边墙、消能单元;消力池底板一端连接进水斜坡,消力池底板另一端连接尾槛,消力池底板两侧设有边墙,两边墙之间同一水平面上设有3‑5个消能单元。本发明通过水流自身的能量抵消,达到对水流消能的目的;结构简单,利于实施,解决了常规消力池的施工布置过长问题,减少了消力池的布置面积;所用材料易获取且耐久性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云南;53
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发明人: 马晓青;何士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0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73988.4
公开号: CN109797721A
分类号: E02B8/06(2006.01);E;E02;E02B;E02B8
申请人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主权项: 1.一种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斜坡(1)、消力池底板(2)、尾槛(3)、边墙(8)、消能单元; 所述消力池底板(2)一端连接进水斜坡(1),消力池底板(2)另一端连接尾槛(3),消力池底板(2)两侧设有边墙(8),两边墙之间同一水平面上设有3-5个消能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斜坡(1)可以设置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平面斜坡,一种是曲面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厚度为0.3m-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槛(3)高度取0.7m,便于保持池深并消去末端水的余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单元包括分流板(4)、收缩段(5)、转动轴(6)、挡水叶板(7),分流板(4)设置于消力池底板(2)上侧两边墙之间并与消力池底板(2)平行;收缩段(5)设置于消力池底板(2)和分流板(4)之间,收缩段(5)宽始端靠近进水斜坡(1)端放置,收缩段(5)窄末端靠近尾槛(3)端放置;转动轴(6)设置于两边墙之间靠近收缩段(5)窄末端,转动轴(6)轴线与分流板(4)平行;转动轴(6)上设有挡水叶板(7),挡水叶板(7)在水流冲击下带动转动轴(6)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4)的宽度取1.8m-5.6m,小于消力池的宽度;分流板(4)与底板(2)之间间距取0.5m-0.7m,小于消力池池深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5)截面形状为矩形,收缩段(5)高度为底板(2)与分流板(4)之间的距离,收缩段(5)宽度从宽始端向窄末端逐渐变小,宽始端处宽度最大,取2m-6m,窄末端处宽度最小,取1.6m-4.8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材料为Q235钢,直径取0.05m-0.1m,转动轴(6)上的挡水叶板(7)叶数取4-8,均匀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叶板(7)高度取0.4m-0.6m,小于分流板(4)与底板(2)之间间距,挡水叶板(7)宽度取1.8m-5.2m,不小于收缩段(5)窄末端宽度;挡水叶板(7)厚度取0.02m-0.03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