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支撑结构
专利名称: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支撑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描述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支撑结构以及一种制造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支撑结构的方法。支撑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彼此间隔开,使得风力涡轮机叶片的一区段可布置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中间。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两个杠杆元件,其可枢转地固定到相应区段,并且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的相应枢转轴线;以及四个带元件,所述四个带元件通过其相应第一端部固定到相应杠杆元件的相应端部。此外,相应带元件的相应第二端部各自固定到框架结构的相应另一区段。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丹麦;DK
申请人: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发明人: P.安德烈森;W.扎雷巴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392384.0
公开号: CN109809037A
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霄;王丽辉
分类号: B65D61/00(2006.01);B;B65;B65D;B65D61
申请人地址: 丹麦布兰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190)的支撑结构(100),包括: 框架结构(110),所述框架结构(110)包括第一区段(111)和第二区段(312),所述第一区段(111)和所述第二区段(312)沿着第一方向(171)相对于彼此间隔开,使得风力涡轮机叶片(190)的一区段可布置在所述第一区段(111)与所述第二区段(312)中间, 第一杠杆元件(121),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可枢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区段(111),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71)的第一枢转轴线(131), 第二杠杆元件(322),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可枢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二区段(312),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71)的第二枢转轴线(332), 第一带元件(141),所述第一带元件(141)通过其第一端部(242)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第一端部(222), 第二带元件(142),所述第二带元件(142)通过其第一端部(445)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第一端部(422), 第三带元件(143),所述第三带元件(143)通过其第一端部(244)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第二端部(223),以及 第四带元件(144),所述第四带元件(144)通过其第一端部(446)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第二端部(423), 其中,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和所述第二端部(223)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在相对侧上, 其中,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和所述第二端部(423)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在相对侧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第二端部(352)和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第二端部(354)各自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二区段(312),并且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第二端部(155)和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第二端部(156)各自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一区段(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100)的支撑区域(525)在第一高度(581)处布置在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一区段(111)处, 其中,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所述第二端部(352)相对于所述支撑区域(525)在第三高度(583)处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二区段(312),并且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所述第二端部(354)在所述第三高度(583)处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二区段(312),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581)大于所述第三高度(58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100)的支撑区域(525)在第二高度处布置在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二区段(312)处, 其中,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二端部(155)相对于所述支撑区域(525)在第四高度(584)处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一区段(111),并且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所述第二端部(156)在所述第四高度(584)处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一区段(111), 其中,所述第二高度大于所述第四高度(58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581)和所述第二高度相等,和/或 其中,所述第三高度(583)和所述第四高度(584)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进一步包括: 用于使所述第一带元件(141)偏转的第一偏转元件(515),以及 用于使所述第三带元件(143)偏转的第三偏转元件(616), 其中,所述第一带元件(141)从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延伸,围绕所述第一偏转元件(515)偏转到所述第二区段(312),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带元件(143)从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二端部(223)延伸,围绕所述第三偏转元件(616)偏转到所述第二区段(312)。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进一步包括: 用于使所述第二带元件(142)偏转的第二偏转元件(717),以及 用于使所述第四带元件(144)偏转的第四偏转元件(718), 其中,所述第二带元件(142)从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延伸,围绕所述第二偏转元件(717)偏转到所述第一区段(111),并且 其中,所述第四带元件(144)从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二端部(423)延伸,围绕所述第四偏转元件(718)偏转到所述第一区段(111)。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元件(515)和所述第三偏转元件(616)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100)的支撑区域(525)在第五高度(585)处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偏转元件(717)和所述第四偏转元件(718)相对于所述支撑区域(525)在第六高度(586)处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110)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五高度(585)和所述第六高度(586)相等。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五高度(585)大于所述第一高度(581),和/或 其中,所述第六高度(586)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100)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171)的第二方向(172)上看,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和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二端部(423)布置在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与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二端部(223)中间,或者 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100)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171)的第二方向(172)上看,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和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二端部(223)布置在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与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二端部(423)中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所述第一偏转元件(515)和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所述第二端部(352)的固定部布置在垂直于所述支撑结构(100)的支撑区域(525)的第一假想线上,和/或 其中,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二端部(223)、所述第三偏转元件(616)和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所述第二端部(354)的固定部布置在垂直于所述支撑区域(525)的第三假想线上,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所述第二偏转元件(717)和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二端部(155)的固定部布置在垂直于所述支撑区域(525)的第二假想线上,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二端部(423)、所述第四偏转元件(718)和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所述第二端部(156)的固定部布置在垂直于所述支撑区域(525)的第四假想线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所述第一端部(242)通过可枢转接头(261)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使得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所述第一端部(242)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的旋转轴线枢转,和/或 其中,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所述第一端部(244)通过可枢转接头(261)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二端部(223),使得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所述第一端部(244)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的旋转轴线枢转,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一端部(445)通过可枢转接头(261)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使得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一端部(445)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的旋转轴线枢转,和/或 其中,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所述第一端部(446)通过可枢转接头(261)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二端部(423),使得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所述第一端部(446)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的旋转轴线枢转。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 其中,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所述第一端部(242)通过另外的可枢转接头(761)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使得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所述第一端部(242)可围绕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并且平行于所述支撑结构(100)的支撑区域(525)延伸的另外的旋转轴线枢转,和/或 其中,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所述第一端部(244)通过另外的可枢转接头(761)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二端部(223),使得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一端部(445)可围绕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并且平行于所述支撑区域(525)延伸的另外的旋转轴线枢转,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一端部(445)通过另外的可枢转接头(761)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使得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所述第一端部(445)可围绕垂直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并且平行于所述支撑区域(525)延伸的另外的旋转轴线枢转,和/或 其中,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所述第一端部(446)通过另外的可枢转接头(761)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二端部(423),使得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所述第一端部(446)可围绕垂直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并且平行于所述支撑区域(525)延伸的另外的旋转轴线枢转。 14.一种制造用于涡轮机叶片的支撑结构(100)的方法,包括: 提供框架结构(110),所述框架结构(110)包括第一区段(111)和第二区段(312),所述第一区段(111)和所述第二区段(312)沿着第一方向(171)相对于彼此间隔开,使得涡轮机叶片的一区段可布置在所述第一区段(111)与所述第二区段(312)中间, 将第一杠杆元件(121)可枢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区段(111),其中,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71)的第一枢转轴线(131), 将第二杠杆元件(322)可枢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二区段(312),其中,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71)的第二枢转轴线(332), 将第一带元件(141)通过其第一端部(242)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第一端部(222), 将第二带元件(142)通过其第一端部(445)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第一端部(422), 将第三带元件(143)通过其第一端部(244)固定到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第二端部(223),并且 将第四带元件(144)通过其第一端部(446)固定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第二端部(423), 其中,所述第一杠杆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部(222)和所述第二端部(223)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131)在相对侧上, 其中,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2)的所述第一端部(422)和所述第二端部(423)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332)在相对侧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带元件(141)的第二端部(352)和所述第三带元件(143)的第二端部(354)各自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二区段(312),并且所述第二带元件(142)的第二端部(155)和所述第四带元件(144)的第二端部(156)各自固定到所述框架结构(110)的所述第一区段(111)。 15.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190)的运输和/或存储的方法, 其中,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190)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100)支撑。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