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电动汽车及其碰撞保护装置
专利名称: 电动汽车及其碰撞保护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碰撞保护装置,该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安装于前副车架底部且位于动力电池前方的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朝向前方的前侧壁、固接于所述前侧壁上端的顶壁及固接于所述前侧壁下端的底壁;所述前侧壁的中部具有凹形结构;所述横梁的一端部具有供紧固件贯穿的安装孔,另一端部具有供紧固件贯穿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顶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前副车架焊接的焊接区域,所述焊接区域包括位于所述顶壁一端部的焊接位,所述焊接位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长度不超过预设值。在电动汽车发生托底现象时,该碰撞保护装置能够压馈变形,以吸收能量,缓解碰撞对动力电池及周边结构的冲击,避免损伤。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骆建军;易斌;杨兰;张海阳;贾辉;杨勇;葛久刚;李根;王玉洁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7-11-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11137204.X
公开号: CN109808774A
代理机构: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魏晓波
分类号: B62D21/15(2006.01);B;B62;B62D;B62D21
申请人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松涛路563号1号楼509室
主权项: 1.电动汽车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前副车架(10)底部且位于动力电池(20)前方的横梁(30); 所述横梁(30)包括朝向前方的前侧壁(31)、固接于所述前侧壁(31)上端的顶壁(32)及固接于所述前侧壁(31)下端的底壁(33);所述前侧壁(31)的中部具有凹形结构(311); 所述横梁(30)的一端部具有供紧固件(40)贯穿的安装孔(36),另一端部具有供紧固件(40)贯穿的开口槽(321),所述开口槽(321)沿所述横梁(30)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 所述顶壁(32)设有用于与所述前副车架(10)焊接的焊接区域,所述焊接区域包括位于所述顶壁(32)一端部的焊接位,所述焊接位沿所述横梁(3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长度不超过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0)还包括朝向后方的后侧壁(34),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顶壁(32)和所述底壁(3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32)和所述底壁(33)均具有长条孔(37),两所述长条孔(37)的位置上下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32)和所述底壁(33)均具有沿横向排布的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顶壁(32)的多个所述通孔与位于所述底壁(33)的多个所述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0)通过两块钢制板件焊接成型,一块所述钢制板件包括第一板体和沿所述第一板体两侧折弯形成的两第一折板,另一块所述钢制板件包括第二板体和沿所述第二板体两侧折弯形成的两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折板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中的一者形成所述顶壁(32),另一者形成所述底壁(33);一侧的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形成所述前侧壁(31),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形成所述后侧壁(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31)包括连续连接的若干弯曲段,所述若干弯曲段形成所述凹形结构(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结构(311)相对所述横梁(30)的中心对称。 9.电动汽车,包括前副车架(10)和位于所述前副车架(10)后方的动力电池(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碰撞保护装置,所述碰撞保护装置固装于所述前副车架(10)的底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