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融冰装置和融冰车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融冰装置和融冰车,融冰组件包括:固定组件和发热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管,每个发热管连接在两个固定座之间,多个发热管彼此间隔开设置,发热管为红外线碳纤维发热管。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通过两个固定座固定发热管,并使得多个发热管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当融冰车在轨道梁上进行融冰作业时,融冰组件可以有效地覆盖轨道梁,从而发热管产生的热量可以全部作用在轨道梁上,进而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同时,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将发热管预埋在轨道梁上的技术方案,维修更加方便且实用性较强。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宫清;赵树明;邱凯翔;甘春生;赖强;邹县;王亚楠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11-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11164989.X |
公开号: |
CN109811710A |
代理机构: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分类号: |
E01H8/08(2006.01);E;E01;E01H;E01H8 |
申请人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在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和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管,每个所述发热管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且多个所述发热管彼此间隔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为红外线碳纤维发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发热管的外表面上设有镀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在所述固定组件的上方; 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设在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安装板之间以隔断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传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 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设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上; 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设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中的所述另一个上;和 第三隔热板,所述第三隔热板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且与所述发热组件间隔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热板为不锈钢板且所述第三隔热板的邻近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表面为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进一步包括第四隔热板和第五隔热板,所述第四隔热板和所述第五隔热板设在所述第三隔热板上且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第三隔热板、第四隔热板、第五隔热板围成隔热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空间内设有隔热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为纳米隔热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 固定板;和 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与多个所述发热管一一对应,所述压板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发热管的端部固定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压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 板体部;和 两个凸耳部,两个所述凸耳部分别设在所述板体部的相对的两侧且彼此错开设置,每个所述凸耳部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包括滑轨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轨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轨和所述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滑轨和所述支架中的另一个适于设在融冰车上。 13.一种用于轨道梁的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冰组件。 14.一种用于轨道梁的融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车,所述轨车可在所述轨道梁上运行;和 融冰装置,所述融冰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的融冰装置,所述融冰装置安装在所述轨车上且位于所述轨道梁的顶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