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及其方法
专利名称: 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及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涉及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及其方法,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包括泄流槽,沿水流方向,泄流槽位于堰塞体的中下部,还包括抗冲刷结构,抗冲刷结构设置在泄流槽中。堰塞湖的水流至泄水槽中时,抗冲刷结构对泄流槽中的水流进行阻碍,降低水流的冲击力,有效地降低了水流的峰值和流速,延长了堰塞体因泄流冲刷引起的堰塞体溃决时间,也降低了下游沿河两岸的淹没高度与冲刷范围,尽可能减少下游的破坏和损失,提高了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可见,本发明的堰塞湖处理的泄流结构及其方法,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实现了对泄水槽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控制,显著提高了堰塞湖处理的安全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梁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28288.0
公开号: CN109811729A
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蒋勇
分类号: E02B8/06(2006.01);E;E02;E02B;E02B8
申请人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牧电路7号
主权项: 1.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包括泄流槽(2),沿水流方向,泄流槽(2)位于堰塞体(1)的中下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冲刷结构(3),抗冲刷结构(3)设置在泄流槽(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抗冲刷结构(3)设置在泄流槽(2)的中部,水流通过抗冲刷结构(3)后,流速小于6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抗冲刷结构(3)由多块粒径在0.6m以上的块石(31)构成,所有块石(31)相互间隔设置,相邻块石(31)之间的间距为2-4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块石(31)通过连接网(32)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网(32)通过柔性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控制泄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泄流槽(2)的两侧设置有多块间隔分布的块石(31)。 7.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堰塞湖的水量进行评估; b、若堰塞湖的能量差<5m,且堰塞湖的水量<3亿m3,采取自然溃决的方式进行处置;若堰塞湖的能量差≥5m,或者,堰塞湖的水量≥3亿m3,沿水流方向,在堰塞体(1)的中下部设置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泄流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对堰塞湖的水量、能量差进行评估,在步骤b中,若堰塞湖的能量差≥5m,或者,堰塞湖的水量≥3亿m3,抗冲刷结构(3)由堰塞湖周围的块石(31)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若堰塞湖的能量差≥5m,或者,堰塞湖的水量≥3亿m3,在堰塞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固结构(4),加固结构(4)由多块堰塞湖周围的石块构成,石块的粒径在1m以上,相邻石块之间的间距为2-5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若堰塞湖的水量≥10亿m3,先通过爆破的方式,将堰塞湖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堰塞湖(5),再在每个子堰塞湖(5)的堰塞体(1)的中下部分别设置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泄流结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