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通过弹性装置与河道边的河堤吸附,利用弹性体的高回复力为打捞船打捞提供部分动力,之后通过位于船底前部的压载舱控制船体的吃水完成打捞,最终将打捞到的漂浮物通过滑槽储存到可旋转的收集轮内。该打捞方法克服了现有打捞设备结构复杂、操作困难等弊端,大大提高收集效率,同时采用可旋转的收集轮提高的打捞船的装载量,减少了往返的卸货时间。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石中琦 |
发明人: |
石中琦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1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89912.0 |
公开号: |
CN109811737A |
代理机构: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维达 |
分类号: |
E02B15/10(2006.01);E;E02;E02B;E02B15 |
申请人地址: |
200003 上海市黄浦区大沽路100号上海市政大厦3405室石中琦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该打捞方法中的打捞船包括船体、弹性装置、压载舱、储物舱、滤水孔、滤网门、滑槽、发电装置、收集轮和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捞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位于船体开口处的弹射器将弹性装置弹射出去,使弹性装置的吸盘分别与河道两边的河堤吸附,之后启动压缩机使吸盘内始终保持真空状态达到吸附状态; 步骤2,启动位于船艏处的压载舱,增加压载舱内压载,使船头处的吃水下降到预定吃水,这样打捞船在弹性体回复力的作用下使船体缓慢向前行驶,且位于所述弹性装置内侧的漂浮物就涌入到船舱内的储物舱内,其中在储物舱的舱底处设置有漏水孔,可以将流入到储物舱内的水排出; 步骤3,之后将船艏处压载舱内压载水排出,同时增加船艉处压载舱内的压载水,使船头的吃水高于船尾,这样储物舱内的漂浮物就可依靠重力滑到滑槽内; 步骤4,通过位于收集轮上的控制器使收集轮的一个水翼的入口与滑槽出口匹配且高于水平面,当漂浮物进入滑槽内,控制器控制位于水翼入口处的卡合装置开启,之后通过液压杆伸长使水翼入口打开,实现漂浮物的收集,当收集完成后通过液压杆关闭水翼入口及锁定卡合装置,使水翼入口处达到水密状态,之后电机带动收集轮旋转,将下一个水翼入口与滑槽配合实现漂浮物的持续收集; 步骤5,当打捞完成后,通过压缩机给吸盘注入空气,使吸盘与河道脱离,弹性体在回复力的作用下降弹性装置收回到船体上; 步骤6,当打捞船到达岸边需要卸载漂浮物时,只需通过电机带动收集轮旋转,控制器使水翼上的卡合装置和水翼出口打开即可完成卸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弹性装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船头开口两侧,每个弹性装置的前端具有吸盘,所述吸盘与船体通过具有高回复力的弹性体构成,该弹性体为长条褶皱状且中空,便于将水面上的漂浮物拦截,使漂浮物更快的进入到储物舱内,弹性装置的末端与压缩机相连,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实现吸盘与河道边的河堤吸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收集轮由若干个可开合的水翼、电机、轮架、控制器和卡合装置构成,水翼在固定环上可转动,控制器用于控制位于水翼上的卡合装置与滤网门的开启和关闭,当有漂浮物过来时通过控制器打开卡合装置,使漂浮物滑入到水翼腔内,完成漂浮物收集后关闭卡合装置;之后通过电机带动收集轮旋转实现将打捞到的漂浮物放入到各个水翼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开始前,当打捞船处于非打捞状态时,通过位于船体尾部的喷水推进器作用,将高速水流喷射到水翼上,使水翼持续旋转,从而带动发电装置发电,为船上其他设备提供部分电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打捞的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发电装置包括有发电机和蓄电池构成,当收集轮发生旋转时,收集轮带动发电机转动实现发电,电流通过转换后存储到蓄电池内,当打捞船上其他设备需要电力时,通过与蓄电池连接实现电力供应。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