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及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模台,所述混凝土模台的上端通过冲钉或自攻螺丝嵌设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于紧密贴合有腹模,所述腹模的侧壁表面均等距开还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腹模的顶端侧壁的螺栓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腹模的顶端侧壁螺栓连接有侧模板,所述腹模的左右两端侧壁的螺栓孔均螺纹连接有端模螺栓,所述腹模的左右两侧壁均螺栓连接有端模,所述腹模的背部表面沿纵向等距焊接有多个加劲肋;本发明解决了普通模板抗弯刚度差、拼缝不严和工序繁杂的问题,且使用便捷,成本较低,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减少拆模修复或报废处理的箱梁数量,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成本。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国辉;季学武;吕雨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88873.2
公开号: CN109826100A
代理机构: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雪芝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申请人地址: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包括混凝土模台(1),所述混凝土模台(1)的上端嵌设有钢垫板(2),且所述钢垫板(2)的通过冲钉或自攻螺丝与混凝土模台(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垫板(2)的相对两侧端分别紧密贴合有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的侧壁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多个螺栓孔(5),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的顶端侧壁的螺栓孔(5)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9),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的顶端侧壁螺栓连接有侧模板(8),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的左右两端侧壁的螺栓孔(5)内均螺纹连接有端模螺栓(33),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的左右两侧壁均螺栓连接有端模(32),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的背部表面沿纵向等距焊接有多个加劲肋(6); 两侧所述加劲肋(6)的侧壁分别焊接有背楞(7),两侧所述背楞(7)远离加劲肋(6)的一侧壁表面分别焊接有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所述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的横梁远离背楞(7)的一端还分别等距焊接有多个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所述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千斤顶(14)和第二千斤顶(25); 所述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均为平行竖直设置,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30); 所述第一千斤顶(14)和第二千斤顶(25)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所述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靠近混凝土模台(1)的一侧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支撑架(18)和第二伸缩支撑架(27),所述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远离混凝土模台(1)的一侧底端均焊接卡合件,所述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钢轨(16)和第二钢轨(28),所述卡合件活动连接于第一钢轨(16)和第二钢轨(28),所述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的上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液压千斤顶(20)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20)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分别连接有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3),所述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3)的另一端连接有油泵,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20)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的端部均设有钢梁(36); 所述钢梁(36)分别焊接于两根相邻的第一立柱(11)和两根相邻的第二立柱(13)的外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模(3)和第二腹模(4)为厚度相等的三块无缝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加劲肋(6)为槽钢;所述背楞(7)为工字钢,所述侧模板(8)为钢板;所述端模(32)由钢板切割而成;所述第一千斤顶(14)和第二千斤顶(25)为手动式伸缩千斤顶;所述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为工字钢结构;所述钢梁(36)为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8)的顶端纵向等距开设有多个槽孔(34);所述端模(3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预留孔(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由横向工字钢和竖向工字钢焊接而成,所述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的竖梁顶端与加劲肋(6)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为尺寸相同的槽钢,所述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腹板顶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的底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垫块(17)和第二垫块(26),所述拉杆(30)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拉杆(30)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立柱(11)和第三立柱(13)的通孔并分别螺纹连接有双螺母(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两块钢板,所述两块钢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刀把梁(15)和第二刀把梁(24)的底端,所述两块钢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钢轨(16)和第二钢轨(28)的上翼缘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架(18)和第二伸缩支撑架(27)均包括两根直径相同的钢杆和一个套筒,所述两根钢杆的一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另一端焊接有钢板,所述套筒的内壁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两根钢杆均与套筒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轨(16)和第二钢轨(28)为工字钢,所述第一钢轨(16)和第二钢轨(28)的上翼缘宽度小于卡合件两块钢板的间距,所述第一钢轨(16)和第二钢轨(28)的下翼缘分别设有第一地脚螺栓(19)和第二地脚螺栓(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20)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均在与钢梁(36)的接触点之间设置有钢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实施步骤: 步骤一,在钢垫板(2)、第一腹模(3)、第二腹模(4)及侧模板(8)上涂刷脱模剂,再使用龙门吊将第一腹模(3)与第二腹模(4)及第一桁架(10)、第二桁架(12)组成的模板系统吊装至安装位置,通过在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3)下安装第一垫块(17)、第二垫块(26),初步调平模板系统; 步骤二,在第一钢轨(16)、第二钢轨(28)上分别安装第一刀把梁(15)、第二刀把梁(24),同时在第一刀把梁(15)、第二刀把梁(24)的底端分别安装第一伸缩支撑架(18)、第二伸缩支撑架(27),通过调整第一伸缩支撑架(18)、第二伸缩支撑架(27)使梁面水平,将第一千斤顶(14)、第二千斤顶(25)分别放置在第一刀把梁(15)、第二刀把梁(24)上,人工操作调整第一千斤顶(14)与第二千斤顶(25),使第一腹模(3)与第二腹模(4)均与钢垫板(2)侧面密贴; 步骤三,在第一液压千斤顶(20)、第二液压千斤顶(22)端部放置钢梁(36),且将各钢梁(36)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根第一立柱(11)的外壁表面及相邻的两根第二立柱(13)的外壁表面,启动第一液压千斤顶(20)、第二液压千斤顶(22)将混凝土模台(1)两侧由第一腹模(3)、第二腹模(4)、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组成的模板系统向内顶压; 步骤四,在胎架上绑扎钢筋,起吊钢筋网片至第一腹模(3)与第二腹模(4)中,绑扎预应力管道并定位,再起吊芯模至钢筋网片上,绑扎箱梁顶板钢筋; 步骤五,在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3)之间穿入拉杆(30),并用双螺母(31)在两侧固定; 步骤六,起吊端模(32)至第一腹模(3)与第二腹模(4)端部,使用端模螺栓(33)固定,浇筑混凝土养护即可完成; 步骤七,卸掉端模螺栓(33)与双螺母(31),拆除端模(32)及拉杆(30),调节降落第一千斤顶(14)与第二千斤顶(25),去掉第一垫块(17)、第二垫块(26)及第一伸缩支撑架(18)、第二伸缩支撑架(27),回油缩短第一液压千斤顶(20)、第二液压千斤顶(22),采用龙门吊起吊由第一腹模(3)、第二腹模(4)、第一桁架(10)和第二桁架(12)组成的模板系统至下一段箱梁生产位置,在外力牵引下将第一刀把梁(15)、第二刀把梁(24)滑移至下一段箱梁生产位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