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儿童电动车
专利名称: 儿童电动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电动车,它包括车架、前轮、后轮、驱动前轮转动的电机、带动前轮转向的转向机构、具有靠背的座位。还包括转动设置在车架后部的后撑架,该后撑架具有向上方延伸的靠背支架,座位的靠背连接在靠背支架上,后撑架的下方连接有万向轮,后轮连接在后撑架的下方且位于万向轮的前侧,后撑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后轮与地面接触,万向轮脱离地面,当后撑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靠背受向后的力使后撑架转动,后轮脱离地面,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儿童电动车,通过向靠背施力进而带动后撑架运动,而使后轮被抬起同时万向轮着地,此时转向即在行进时产生漂移,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昆山百瑞康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辉;王春雷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8-2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370413.9
公开号: CN208915318U
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仿卫;李婧宇
分类号: B62K9/00(2006.01);B;B62;B62K;B62K9
申请人地址: 21533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陆丰东路20号
主权项: 1.一种儿童电动车,它包括车架(1)、位于所述车架(1)前侧下方的前轮(2)、位于所述车架(1)后侧下方的后轮(3)、驱动所述前轮(2)转动的电机(7)、带动所述前轮(2)转向的转向机构(6)、具有靠背(8)的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儿童电动车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1)后部的后撑架(5),该后撑架(5)具有向上方延伸的靠背支架(521),所述座位的靠背(8)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521)上,所述后撑架(5)的下方连接有万向轮(4),所述后轮(3)连接在所述后撑架(5)的下方且位于所述万向轮(4)的前侧,所述的后撑架(5)具有通过靠背(8)转换的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后轮(3)与地面接触,所述万向轮(4)脱离地面,当所述后撑架(5)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靠背(8)受向后的力使后撑架(5)转动,所述后轮(3)脱离地面,所述万向轮(4)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撑架(5)包括依次转动连接并构成四连杆机构的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第三支架(53)、连接杆(54),所述的后轮(3)和万向轮(4)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51)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架(52)的后部向上方延伸形成所述靠背支架(5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撑架(5)通过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之间的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51)的上部与所述第二支架(52)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53)的上部与第二支架(52)相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支架(52)与第三支架(5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靠背支架(521)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支架(51)与第二支架(52)连接处的后方,所述第三支架(53)的下部与所述连接杆(54)的后部相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4)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51)的后部相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51)包括构成三角形的第一部(511)、第二部(512)和第三部(513),所述的第一部(511)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部(512)沿前后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3)和万向轮(4)均连接在所述第二部(51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支架(53)位于第三部(513)的后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的座板(9)连接在所述车架(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枢转连接在所述车架(1)前部的方向杆(61)、后部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1)前部左右两侧的转向件(62)、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两侧的转向件(62)的前部相转动连接的转向横杆(63)、后部与所述方向杆(61)固定连接且前部与所述转向横杆(63)相转动连接的转向拨杆(64),所述前轮(2)连接在所述转向件(6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牙盘(71),所述前轮(2)的轮轴上连接有第二牙盘(21),所述第一牙盘(71)与第二牙盘(21)通过链条(10)相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相关文献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