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中,由于在船体船艏部的正前部设置有向后凹陷的前凹部,前凹部从正前部向其两侧的侧部过渡延伸而形成侧凹部,前凹部及侧凹部的上沿位于设计吃水线以上位置,这样,当水面产生波浪时,波浪的浪头处于前凹部的位置,浪头向上涌起时,前凹部上部向前延伸的表面正好在浪头的正上方,所以,浪头涌起时就会被前凹部上部的表面压住而消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能够消除波浪,从而减小波浪对船舶产生的失速影响。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蒋永旭;陈兵;胡可一;于晨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0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99481.X |
公开号: |
CN208931573U |
代理机构: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双宏 |
分类号: |
B63B1/06(2006.01);B;B63;B63B;B63B1 |
申请人地址: |
201913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江南大道9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船艏部(2)包括正前部(3)和设于正前部(3)两侧的侧部(4),其特征是,正前部(3)设有向后凹陷的前凹部(5),所述前凹部(5)从正前部(3)向其两侧的侧部(4)过渡延伸而形成侧凹部(8);所述前凹部(5)及侧凹部(8)的上沿位于设计吃水线以上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的中心位置与船体底面(1)之间距离为1.4倍的设计吃水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5)及侧凹部(8)的上沿越过设计吃水线以上2米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的下沿(7)位于设计吃水线以上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的深度为船体长度的0.8%至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的深度为船体长度的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5)及侧凹部(8)的表面顺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凹部(8)自船体前端向后延伸的距离为船体长度的4%至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凹部(8)自船体前端向后延伸的距离为船体长度的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5)和侧凹部(8)的下沿与船体底面(1)之间的距离大于60%的设计吃水深度。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