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专利名称: 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制作天然的木质或竹质的框格结构;将两个框格结构上、下对应叠放,将装有草籽和土壤的防护袋夹装在上、下两层框格结构中制成框格结构组件;对土质边坡进行整平处理;将多个框格结构组件平铺于坡面并相互连接固定;将新鲜植物截枝向下穿过框格结构组件打入土质边坡的土壤中,然后定期浇水、管护3个月。本发明施工简单、周期短、成本低、植物多样性好,可在坡面任意位置施工,降低坡面温度,利于植物生长,迅速防治边坡水土流失,有效稳定坡面。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湖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刘瑛;刘佶鑫;刘德富;刘瑞芬;肖衡林;冯晶红;马强;叶健军;万娟;王可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0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91189.X
公开号: CN109837916A
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涂洁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主权项: 1.一种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天然的木质或竹质的框格结构; (2)将两个框格结构上、下对应叠放,将装有草籽和土壤的防护袋夹装在上、下两层框格结构中制成框格结构组件; (3)对土质边坡进行整平处理; (4)将多个框格结构组件平铺于坡面并相互连接固定; (5)将新鲜植物截枝向下穿过框格结构组件打入土质边坡的土壤中,然后定期浇水、管护至少3个月,直至植物生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框格结构的每个边由长度为1m~1.5m,直径为50mm~100mm的原木或竹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护袋夹经由铁丝或长钉固定在上、下两层框格结构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土质边坡进行整平处理后,按照框格结构尺寸在土质边坡上挖方形沟槽;所述步骤(4)中,将多个框格结构组件铺于坡面,使下层框格结构正好嵌于所述方形沟槽中,使防护袋下表面与土质边坡的土壤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方形沟槽的深度为下层框格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新鲜植物截枝的长度为1~1.5m,直径为4~6cm。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新鲜植物截枝打入坡面土壤深度为0.5~1.0m。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新鲜植物截枝取自可形成不定根的乔木和/或灌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