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格构柱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侧部间隔设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间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主体结构,将主体结构内与格构柱相对应的钢筋穿过或绕过容置空间;于格构柱靠近交插部位的位置安装加固缀板;在主体结构靠近交插部位的位置支设加固结构;浇筑主体结构,使得主体结构与格构柱呈一体结构;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拆除对应的基坑支护结构并割除格构柱位于主体结构以外的部分。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交插部位施工困难的问题,避免梁、楼板或柱体二次浇筑留下的渗漏隐患,同时也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且本方法简单方便,容易实现。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敏;陆军;王超;李鑫洋;汪廷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0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94926.4
公开号: CN109837924A
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耀先
分类号: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主权项: 1.一种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格构柱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且侧部间隔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的间隙,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施工主体结构,将所述主体结构内与所述格构柱相对应的钢筋穿过或绕过所述容置空间; S12.于所述格构柱靠近所述交插部位的位置安装加固缀板; S13.在所述主体结构靠近所述交插部位的位置支设加固结构; S14.浇筑所述主体结构,使得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格构柱呈一体结构; S15.待所述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毕,拆除对应的基坑支护结构并割除所述格构柱位于所述主体结构以外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施工主体结构,将主体结构内所述格构柱相对应的钢筋穿过或绕过所述容置空间,包括: 当所述主体结构为横梁时,所述横梁内设置的钢筋包括置于所述横梁中部的主筋以及位于所述横梁顶角处的角筋,在所述格构柱对应所述角筋的位置开设孔洞,所述角筋从所述孔洞中穿过,弯折所述横梁的主筋并将所述主筋自所述格构柱对应的间隙穿过所述容置空间,进而调整由所述容置空间中穿出的主筋使得所述主筋恢复弯折前的排列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于所述格构柱靠近交插部位的位置安装加固缀板,包括: 在所述格构柱的侧部靠近所述横梁底部和顶部的位置安装加固缀板以加固所述格构柱,且所述加固缀板垂直于所述格构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在所述主体结构靠近所述交插部位的位置支设加固结构,包括: 提供加固钢板,在所述格构柱对应所述横梁的位置安装加固钢板,且所述加固钢板垂直穿设于所述横梁的主筋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施工主体结构,将主体结构内与所述格构柱相对应的钢筋穿过或绕过所述容置空间,包括: 当所述主体结构为楼板时,弯折所述楼板内设置的且靠近所述间隙的钢筋使得所述钢筋自对应的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容置空间,弯折靠近所述格构柱对应侧部的钢筋使得所述钢筋自所述容置空间外绕过,进而调整绕过或穿过所述容置空间的钢筋使得所述钢筋恢复弯折前的排列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于所述格构柱靠近交插部位的位置安装加固缀板,包括: 在所述格构柱的侧部靠近所述楼板底部和顶部的位置安装加固缀板以加固所述格构柱,且所述加固缀板垂直于所述格构柱。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在所述主体结构靠近所述交插部位的位置支设加固结构,包括: 提供补强钢筋,于靠近所述楼板顶面和底面的钢筋上设置平行于所述楼板的所述补强钢筋,所述补强钢筋呈“井”字形,且所述补强钢筋包围住所述格构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施工主体结构,将主体结构内与所述格构柱相对应的钢筋穿过或绕过所述容置空间,包括: 当所述主体结构为立柱时,所述立柱中设置的钢筋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立柱中的纵向钢筋以及箍设于所述纵向钢筋上的箍筋,将位于所述交插部位的纵向钢筋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弯折靠近所述间隙的箍筋使得所述箍筋自对应的所述间隙穿过所述容置空间,弯折靠近所述格构柱侧部的箍筋使得所述箍筋自所述容置空间外侧绕过,进而调整绕过或穿过所述容置空间的箍筋使得所述箍筋恢复弯折前的排列状态; 所述箍筋无法绕过或穿过所述容置空间时,割断所述箍筋并将所述箍筋的端部焊接于所述格构柱侧部对应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在所述主体结构靠近交插部位的位置支设加固结构,包括: 提供临时模板,待立柱模板支设好后,将所述临时模板支设于所述立柱模板的外侧,并通过所述临时模板与所述立柱模板围合形成包围所述格构柱露出于所述立柱模板外的全部或部分的临时浇筑空间; 向所述临时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埋固所述格构柱对应部分的混凝土加厚层,从而加固所述格构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所述立柱施工完毕且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拆除后,将所述混凝土加厚层以及所述格构柱位于所述立柱以外的部分一起割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