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
专利名称: 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涉及防汛抢险设备技术领域。该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壳底壁的中部并延伸至机壳的下侧,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机壳的底壁间通过连接轴承活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的顶端。该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通过传震环的设置,配合传动杆转动过程中顶杆对传震环打击形成的震动,利用传震杆插入地面对打桩位置周围地面形成共振,使泥土出现高频震动,有助于螺旋杆快速钻入土地内,打桩效果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毕华威
发明人: 毕华威;黄强;肖学军;李方朋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8-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0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385195.6
公开号: CN208949877U
分类号: E02D5/56(2006.01);E;E02;E02D;E02D5
申请人地址: 271500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东山路南首(东平湖管理局东平管理局)
主权项: 1.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机壳(1)底壁的中部并延伸至机壳(1)的下侧,且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机壳(1)的底壁间通过连接轴承(3)活动连接,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6)固定连接有螺旋杆(4)的顶端,机壳(1)的左右两侧面均焊接有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下表面位于联轴器(6)的外围固定连接有保护套(7)的顶端,保护套(7)的外侧面通过四个连接弹簧(8)活动连接有传震环(9)的内侧面,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且位于机壳(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10),机壳(1)底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轴承(11)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杆(12),两个传动杆(12)的顶端均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并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3),且两个从动齿轮(13)均与主动齿轮(10)啮合,两个传动杆(12)的底端均延伸至传震环(9)的内部并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块(14)的上表面,两个顶块(14)远离传动杆(12)的一端指向同一方向; 所述传震环(9)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传震杆(15)的顶端,传震杆(15)的底端开设有空腔(16),空腔(16)的内部设置有震源球(17),震源球(17)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端点均通过复位弹簧(18)与空腔(16)的内壁活动连接,且震源球(17)的表面且位于每个复位弹簧(1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6)呈球形,顶杆(19)的长度是震源球(17)和空腔(16)直径差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13)的传动比为五十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震杆(15)和螺旋杆(4)的底端均呈圆锥状,两个传震杆(15)以螺旋杆(4)的轴心为参照对称,且两个传震杆(15)均与螺旋杆(4)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震环(9)的上表面粘接有磁环(20)的下表面,磁环(20)的上表面吸附在机壳(1)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8)靠近传震环(9)的一端高于其与保护套(7)连接的一端,且连接弹簧(8)与机壳(1)下表面所成角度为三十度,传动杆(12)的底端与连接弹簧(8)在保护套(7)上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效果好的防汛抢险螺旋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杆(12)以螺旋杆(4)的轴心为参照对称,顶杆(19)远离传动杆(12)的一端均传动杆(12)对应侧面的距离为三厘米,两个传动杆(12)相背侧面间距离与传震环(9)的直径差为三厘米。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