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名称: 一种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前处理:将样品进行吹扫捕集;对经过前处理的样品采用GC‑MS进行分离和定性;对经过前处理的样品采用GC‑O进行成分识别与确认。该方法既能有效避免高沸点溶剂的干扰,又能获得香精中对香气有重要贡献的组成成分的感官信息,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对样品需求量少,检测周期在16min以内,且每一组分的匹配度均高于80%,为检测分析烟用爆珠中致香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同时为烟用爆珠香精的调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指导和数据支持。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华;廖伟杰;赵瑞峰;伍锦鸣;李丹;罗福明;叶荣飞;黎玉茗;郭晓雪;郭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0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605121.3
公开号: CN109856257A
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重
分类号: G01N30/02(2006.01);G;G01;G01N;G01N30
申请人地址: 510385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东沙环翠南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样品前处理:将样品进行吹扫捕集,所述吹扫捕集条件为:吹扫时间为0.1~5min,脱附温度为200~260℃,脱附时间为1~2min; S2. 采用GC-MS对前处理样品进行分离和定性: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样品进行GC-MS检测分析,所述GC-MS分析条件为:色谱柱为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00~230℃,分流比为2:1~10:1,柱初始温度为50~70℃,以2~10℃/min的速率升温至150~200℃,再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250℃; S3. 采用GC-O对样品进行成分识别与确认: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样品进行GC-O检测分析,所述GC-O中嗅闻仪传输线温度为180-2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吹扫捕集条件为:吹扫时间为2min,脱附温度为250℃,脱附时间为2min,吹扫气体为氮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GC-MS分析条件为:进样口温度为230℃;分流比为10:1,柱初始温度为70℃,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80℃,再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40℃,载气为氦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GC-O试验由3名以上嗅辨员对经GC分离的成分进行嗅闻,记录气味特征和强度,并将所有嗅辨员都闻到的化合物选定为有效致香成分。 5.一种烟用爆珠中致香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检测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样品前处理为:将烟用爆珠扎破后放入吹扫管进行吹扫捕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香成分包括烯烃类物质、醇类、醛酮类物质、酯类和氧化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类物质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桧烯、β-月桂烯、α-松油烯、D-柠檬烯、γ-松油烯、伞花烃、异松油烯、别罗勒烯、伞花烯,所述醇类物质为3-辛醇、异蒲勒醇、β-芳樟醇、异蒲勒醇、异薄荷醇、薄荷醇、α-松油醇,所述醛酮类为4-壬酮、薄荷酮、樟脑、二氢香芹酮、香芹酮,所述酯类为乙酸薄荷酯,所述氧化物为桉树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类物质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桧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γ-松油烯、伞花烃、异松油烯,所述醇类物质为异蒲勒醇、薄荷醇,所述醛酮类为薄荷酮、樟脑、二氢香芹酮,所述酯类为乙酸薄荷酯,所述氧化物为桉树脑。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