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除杂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除杂装置,包括除杂装置本体,所述除杂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盘,壳体的内部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的底部与圆盘的顶部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杂装置本体、壳体、电机、圆盘、第一活动板、第一竖杆、第一弹簧、第二竖杆、第一活动杆、横板、横杆、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孔、第二活动孔、第二活动杆、捣料杆和捣料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除杂装置在进料时石英砂容易在内部堆积,导致石英砂堵塞无法进行下一步工序的问题,该除杂装置,具备防止堵塞的优点,提高了除杂装置的实用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新沂市宏润石英硅微粉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立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719772.0 |
公开号: |
CN208963790U |
代理机构: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梁天彦 |
分类号: |
B65D88/66(2006.01);B;B65;B65D;B65D88 |
申请人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阿湖镇工业集中园区内 |
主权项: |
1.除杂装置,包括除杂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盘(4),所述壳体(2)的内部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5),所述第一活动板(5)的底部与圆盘(4)的顶部接触,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6),所述第一竖杆(6)的底部贯穿至第一活动板(5)的底部与除杂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6)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部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的底部与第一活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8),所述第二竖杆(8)的顶部贯穿至壳体(2)的顶部,所述第二竖杆(8)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9),所述除杂装置本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板(12),所述第二活动板(12)正面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活动杆(9)配合使用的第一活动孔(13),所述第一活动孔(13)的内部与第一活动杆(9)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12)正面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活动孔(14),所述第二活动孔(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5),所述第二活动杆(15)的背面延伸至第二活动孔(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捣料杆(16),所述捣料杆(16)的底部贯穿至除杂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捣料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正面与壳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8)远离电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9),所述第一支撑块(19)的正面与壳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9)的形状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轴承(20),所述轴承(20)的背面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0)的形状为L字型,所述电机(3)的型号为Y80M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壳体(2)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21)配合使用的滑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0)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3),所述第二支撑块(23)的右侧与除杂装置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23)的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捣料杆(16)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所述捣料杆(16)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弹簧(25)的顶部与限位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5)的底部与横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