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拦污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拦污系统,包括位于河道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河道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之间具有拦污通道,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及垃圾收集装置,清污机位于拦污通道的出口处,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由清污机输出的污染物。本实用新型中拦污系统,利用其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能阻拦住河道中的污染物,并使得污染物沿拦污通道随水流向后移动,且由于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使得污染物在沿拦污通道向后移动过程中会逐渐汇集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使得本拦污系统在使用时,且在相同宽度的河道中所需的清污机数量较少。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傅乾龙;黄少丞;孙嘉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272667.7 |
公开号: |
CN208965512U |
代理机构: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冲 |
分类号: |
E02B5/08(2006.01);E;E02;E02B;E02B5 |
申请人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3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道(1)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所述河道(1)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所述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之间具有拦污通道(4),所述拦污通道(4)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5)及垃圾收集装置(6),所述清污机(5)位于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用于收集由清污机(5)输出的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位于河道(1)的右方,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输送机(7),所述输送机(7)的进料端位于清污机(5)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输送机(7)的出料端位于垃圾收集装置(6)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左侧壁上设有左墙体(11),所述河道(1)的右侧壁上设有右墙体(12),所述河道(1)的中部设有中间墙体(13),所述左墙体(11)、右墙体(12)、及中间墙体(13)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清污机(5)固定在中间墙体(13)上,所述输送机(7)的进料端放置在中间墙体(13)的上端,所述输送机(7)的出料端放置在右墙体(12)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之间的夹角为α,且120°≤α≤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α=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α=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包括具有收集槽(611)的收集槽体(61)、及与收集槽体(61)活动连接的活动门(6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7)为皮带输送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机(5)为回转式清污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清污机(5)左方的第三拦污栅(8)和位于清污机(5)右方的第四拦污栅(9),所述第三拦污栅(8)和第四拦污栅(9)之间具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拦污通道(4)相连通。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