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及顶推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及顶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包括设在1#桥墩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设在2#桥墩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两座结构相同的拼装台座,拼装台座的长度与被顶推的钢桁梁相等;一导梁,其拼装在被顶推的钢桁梁的前端;两副第一滑座分别设在两座拼装台座的上面;两副第二滑座分别设在两座第一墩旁支架的上面;两套后锚装置,分别设在被顶推的钢桁梁的左右两侧;两台水平千斤顶,分别设在第一墩旁支架上;两台分别设在第一墩旁支架上的第一竖向千斤顶、两台分别设在第二墩旁支架上的第二竖向千斤顶。还提供一种简支钢桁梁顶推方法。本发明能够在岸上完成钢桁梁的拼装和顶推作业,安全可靠,设施简洁,容易架设,对环境影响小。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位勇;姜建国;曹阳春;邹礼阳;侯涛;李仲春;王蕴翔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0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1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70824.3
公开号: CN109868750A
代理机构: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先禄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申请人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东路68号
主权项: 1.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包括分别设在1#桥墩(1)两侧且高度相等的第一墩旁支架(3)、分别设在2#桥墩(2)两侧且高度相等的第二墩旁支架(4),其特征是,还包括: 两座结构相同的拼装台座(16),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平行铺设在所述1#桥墩(1)靠近河岸的一边桥基的左右两侧,所述拼装台座(16)的长度与被顶推的钢桁梁(5)相等;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被顶推的钢桁梁(5)两侧的主桁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高度均与所述第一墩旁支架(3)的高度相等; 一导梁(6),其拼装在所述被顶推的钢桁梁(5)的前端,所述导梁(6)的长度所述被顶推的钢桁梁(5)的长度相等; 两副第一滑座(9)分别设在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上面,并分别与所述导梁(6)和被顶推的钢桁梁(5)下面的两边对应接触; 两副第二滑座(14)分别设在两座所述第一墩旁支架(3)的上面,并分别与所述导梁(6)下面的两边对应 ,与所述两副第一滑座(9)一起构成四点支撑; 两套后锚装置(8),分别设在所述被顶推的钢桁梁(5)的左右两侧; 两台水平千斤顶(7),分别设在所述1#桥墩(1)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3)上;两台所述的水平千斤顶(7)分别通过钢绞线(10)与安装在所述被顶推的钢桁梁(5)左右两侧的后锚装置(8)连接,构成拖拉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两台分别设在所述1#桥墩(1)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3)上的第一竖向千斤顶(12)、两台分别设在所述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上的第二竖向千斤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两副分别设在两座所述第二墩旁支架(4)的上面第三滑座(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滑座(15)与第二滑座(14)的结构相同。 5.一种简支钢桁梁顶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简支钢桁梁四点支撑顶推系统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置墩旁支架;在1#桥墩(1)的两侧分别安装高度相等的第一墩旁支架(3),在2#桥墩(2)的两侧分别安装高度相等的第二墩旁支架(4); 第二步,设置拼装台座;在所述1#桥墩靠近河岸的一侧桥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座长度与被顶推的钢桁梁(5)长度相等的拼装台座(16);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被顶推的钢桁梁(5)两侧的主桁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高度均与所述第一墩旁支架(3)的高度相等; 第三步,拼装两个节段的被顶推的钢桁梁及导梁;在拼装台座(16)上拼装长度与所述被顶推的钢桁梁(5)相等的导梁(6)和两个节段的被顶推的钢桁梁(5),所述两个节段的被顶推的钢桁梁连接在所述导梁(6)的后端; 第四步,安装第一滑座;在所述导梁(6)和两个节段的被顶推的钢桁梁(5)的下面与所述拼装台座(16)的上面之间设置第一滑座(9); 第五步,安装第一顶推装置;在所述1#桥墩(1)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3)上分别安装水平千斤顶(7),同时在两个节段的被顶推的钢桁梁(5)左右两侧前部分别安装一套后锚装置(8),并分别使用钢绞线(10)穿过水平千斤顶(7)与所述后锚装置(8)连接,构成拖拉机构; 第六步,安装竖向千斤顶;在所述1#桥墩(1)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3)上分别安装一台第一竖向千斤顶(12),在所述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上分别安装一台第二竖向千斤顶(13); 第七步,第一次顶推钢桁梁;启动两台所述水平千斤顶(7)预紧钢绞线(10),使两侧的钢绞线(10)承紧绷状态,当两侧钢绞线受力一致时,继续运行两台所述水平千斤顶(7),使之分别通过一套后锚装置(8)拖动钢桁梁(5)向前滑动; 第八步,安装第二滑座;当导梁(6)进入第一墩旁支架(3)上面时,用启动第一竖向千斤顶(12)顶起导梁(6),在所述导梁(6)的下面与第一墩旁支架(3)的上面之间安装第二滑座(14),之后落下导梁(6),继续向前顶推导梁(6)越过所述拼装台座(16); 第九步,完成钢桁梁拼装;在所述拼装台座(16)拼装钢桁梁(5)的剩余节段,检查验收; 第十步,第二次顶推钢桁梁;重复第七步,顶推钢桁梁(5)向前滑动并悬臂伸出; 第十一步,设置配重;在钢桁梁(5)的尾部设置配重(11),使钢桁梁两端受力平衡; 第十二步,第三次顶推钢桁梁;重复第七步,顶推钢桁梁(5)向前滑动,并使导梁(6)的前端伸入到第二墩旁支架(4)的上面; 第十三步,安装第三滑座;启动两台安装在所述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上的第二竖向千斤顶(13),将所述导梁(6)的前端顶起,在所述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分别安装第三滑座(15),之后使两台第二竖向千斤顶(13)泄压,使导梁的前端落在两个所述第三滑座(15)上;之后拆除两座所述拼装台座(16)的上的第一滑座(9); 第十四步,移动水平千斤顶;将分别安装在所述1#桥墩(1)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3)上的两台水平千斤顶(7)移动至所述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上,同时在钢桁梁(5)左右两侧的后部分别安装一套后锚装置(8),并分别使用钢绞线(10)穿过水平千斤顶(7)与所述后锚装置(8)连接,重新构成拖拉机构; 第十五步,第四次顶推钢桁梁;重复第七步,顶推钢桁梁前移至设计位置,并使钢桁梁(5)下面的两边分别与所述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上的第三滑座(15)的上面紧贴; 第十六步,拆除导梁和墩旁支架;分节段拆除导梁(6),拆除1#桥墩(1)两侧的第一墩旁支架(3)和2#桥墩(2)两侧的第二墩旁支架(4); 第十七步:使用电子水准仪检查钢桁梁的水平度; 第十八步:调节安装支座并落梁;调整支座达到设计的水平度,之后落下钢桁梁(5)。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