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拓展对居民就业可达性影响机理研究
论文题名: 城市空间拓展对居民就业可达性影响机理研究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就业可达性;城市空间拓展;土地利用;交通系统
摘要: 中国城市化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交通体系进行着巨大的改造和变革,高速化、轨道化、机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中国城市交通系统在强调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有明显的高耗能、高排放倾向,与国家追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化、少排放的原则背道而驰;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空间拓展规模日益扩大,组团、新区逐步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点,但是部分新开发区域中出现了职住错位现象,导致居民通勤出行受到不利影响,交通满意度不断下降。于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以提高交通可达性,改善出行质量作为交通规划的评价手段,以此促进规划方案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于是交通可达性这一概念逐步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交通可达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总结西方研究成果为主,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城市特征,深入研究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交通可达性变化特征,协调处理好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关于交通可达性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将相关方法及理论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
   科学合理的交通可达性定义方式是建立相关理论的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特征,从交通可达性内涵及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合适的定义方法,并深入探求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交通系统之间的互动反馈作用。文章分别研究了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以及可达性与交通系统的互动影响作用,从土地利用区位形态对于可达性的影响、交通设施结构对于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对于土地结构价值的影响、以及可达性对于出行行为的影响四个层面,深入阐述了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以及交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可达性与城市土地交通相互关系理论体系。
   交通可达性测算模型的建立是定量分析可达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可达性测算模型主要建立于西方城市,因此本文在充分总结与回顾欧美经典模型基础上,结合国内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特征,建立了适合国内城市的就业可达性模型,并对模型中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步骤进行了阐述,以保证模型在国内城市应用中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模型针对传统模型中未考虑就业机会分布不均等性、以及出行者个体差异性等缺陷,通过引入不同地区机会选择概率权重系数,同时提出广义出行费用的阻抗因子,采用负指数形式的阻抗函数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改进后的模型充分结合了国内城市就业设施分布不均,社会阶层差异较大,出行方式多种类等特点,并且通过实例数据检验,表明新模型更加适用于国内城市。
   为了客观把握国内城市空间拓展中出现的职住错位特征,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新区建设中所产生的居住就业不匹配的现象,以就业可达性为量化指标,进一步剖析空间拓展对就业可达性的影响原理及程度。文章以南京市为实例研究对象,通过交通调查及软件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将前文建立的就业可达性模型应用到实践中,测算南京市主城区就业可达性分布状况,同时对比近10年主城区居住、就业分布变化特性,从纵向及横向两个层面分析近10年主城区就业可达性变化规律及特征,并提出相关改善思路及建议,为城市空间拓展下协调处理好交通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城市空间上的职住错位现象对居民通勤行为产生了不利影响,准确把握这种影响程度是改善居民通勤行为的基础,本文基于职住错位相关理论,以就业可达性与通勤行为关系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定量测算这种影响程度。文章从职住分布、就业机会选择以及通勤行为三个角度阐述了就业可达性与通勤行为的相互关系,并选取出行个体是否就业和通勤时间两个指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元Logit模型和MNL模型定量研究了就业可达性对于是否就业和通勤时间的影响程度,科学把握了就业可达性以及其他因素对于通勤行为的影响特征,为改善居民就业条件,提高通勤出行质量奠定可靠科学基础。
   基于职住错位以及交通可达性理论知识,科学把握城市未来职住分布以及通勤行为变化趋势是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本文基于国内城市自身发展规律,从居住空间、就业空间、通勤行为三个角度出发,预测未来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同时文章从规划、体制和政策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重点从规划范围、目标、组织、技术手段方面提出开展专项可达性规划,以及与传统交通规划整合的思路与方法,科学指导城市空间拓展,提高就业可达性水平,逐步缓解城市发展中的通勤交通问题,为协调处理好城市发展中的职住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 包丹文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邓卫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