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稳定性尾矿坝及其建造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尾矿坝及其建造方法,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包括初期坝、趾坝、下游挡堤、减震支座、可渗透反应墙、排渗管。本发明高稳定性尾矿坝有利于降低排出的废水对下游环境的危害,并且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浸润线,减小废液对坝体的侵蚀,保持坝体的稳定。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的建造方法包括地基处理,初期坝、下游挡堤建立以及趾坝建立,本发明建造方法使建筑保持稳定性,有利于尾矿坝的安全长久运行。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云南;53 |
申请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黄建洪;陈允建;田森林;胡学伟;李英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23316.X |
公开号: |
CN109898525A |
代理机构: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远同 |
分类号: |
E02D17/18(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主权项: |
1.一种高稳定性尾矿坝,包括初期坝(1)以及堆筑在所述初期坝(1)之上的趾坝(2),初期坝(1)下游设有下游挡堤(3),其特征在于尾矿坝与坝区地基之间设有减震支座(4),所述初期坝(1)、下游挡堤(3)内分别设有储水池(7),储水池(7)内装有水,所述下游挡堤(3)内设有可渗透反应墙(5),可渗透反应墙(5)内设有反应介质,所述初期坝(1)内下部、下游挡堤(3)内的下部均铺设有排渗管(6),且两排渗管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下游挡堤(3)内的排渗管(6)与可渗透反应墙(5)连接,使渗出的尾矿废水能够被引流至可渗透反应墙(5)并经可渗透反应墙(5)反应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区地基埋设有支承柱(8),所述减震支座(4)设于支承柱(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座(4)与支承柱(8)之间固设有第一层防渗钢板(9),所述减震支座(4)上固设有第二层防渗钢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座(4)包括上钢板(4a)、下钢板(4b)、连接柱(4c)、橡胶层(4d),所述橡胶层(4d)设于上钢板(4a)与下钢板(4b)之间,所述连接柱(4c)上端连接上钢板(4a),下端连接下钢板(4b),且连接柱(4c)穿过橡胶层(4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墙(5)为非连续型可渗透反应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介质为铝硅酸盐与Cu/Fe双金属系统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墙(5)的排水口处设有排放管,排放管设有水质监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8)的直径为50~100 cm,高度为3~5 m,两相邻支承柱(8)之间间距为1.5~2.5m,两相邻支承柱(8)的高度差小于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矿坝为中线式尾矿坝。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高稳定性尾矿坝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地基平整加固并埋入支承柱(8),使支承柱(8)均布于尾矿坝坝区,然后再支承柱(8)上铺设第一层防渗钢板(9),再在第一层防渗钢板(9)上安装减震支座(4),且支承柱(8)与减震支座(4)一一对应,然后在减震支座(4)上铺设第二层防渗钢板(10); S2、在第二层防渗钢板(10)上按中线法建立初期坝(1)、下游挡堤(3),建立过程中,在初期坝(1)、下游挡堤(3)内铺设排渗管(6),下游挡堤(3)内埋入可渗透反应墙(5),并将初期坝(1)的排渗管(6)、下游挡堤(3)的排渗管(6)、可渗透反应墙(5)连通,使渗出的尾矿废水能够被引流至可渗透反应墙(5)并经可渗透反应墙(5)反应后排出; S3、然后初期坝(1)、下游挡堤(3)内分别挖设储水池(7)并装水;再在初期坝(1)上按中线法建立趾坝(2),再在趾坝区的液化区沙土表面铺设石块进行压重。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