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通过在基坑坑外加设多道止水帷幕,第一道止水帷幕兼做基坑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可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咬合灌注桩、素混凝土墙、双排搅拌桩以及高压旋喷桩等方式,同时在止水墙间设置一定数量的降水井,按需要开启降水井,梯次分配止水墙两侧水头差,实现增加渗流路径,减小基坑围护结构所受水压差,降低坑底突涌风险的目的,避免对周围重要建筑物造成破坏性影响。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东南大学 |
发明人: |
童立元;李恒;杨涛;王占生;陈秀鸣;叶海霞;潘皇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64031.3 |
公开号: |
CN109898534A |
代理机构: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分类号: |
E02D19/10(2006.01);E;E02;E02D;E02D19 |
申请人地址: |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
主权项: |
1.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探明基坑开挖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在常规抽水及室内渗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孔压静力触探对地下水文地质结构进行勘察,分析静力触探贯入时孔压增长变化规律,结合孔压消散试验,确定各层土渗透系数,划分隔水层,半隔水层及含水层,确定承压水头; 步骤二,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开挖过程与地层结构关系结合承压水头高度及其埋藏深度,考虑与既有构筑物的距离,确定基坑抗突涌安全性系数; 步骤三,根据基坑抗突涌安全性要求,确定坑内外水头差允许值,设计第一道止水墙,插入深度由稳定性要求确定,同时第一道止水墙兼作基坑围护挡墙,设计时考虑挡墙强度要求; 步骤四,由地层承压水头和坑内外水头差允许值要求,分配第二道止水墙内外水头差,设计第二道止水墙。第二道止水墙设计主要考虑防渗要求,插入深度由渗流确定,材料选用素混凝土掺入高分子材料; 步骤五,预计步骤四承压水位降深情况下,二级止水帷幕后地表沉降大小,若沉降超过允许值,按步骤三~四,重新分配水头降深,设置第三道止水帷幕; 步骤六,根据地下水水头下降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坑内和止水帷幕间的降水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孔压静力触探是指一种原位测试技术,试验时,采用液压将探头压入土中,速度保持在(2±0.5)cm/s,贯入过程实时采集锥尖阻力qt,侧壁阻力fs,孔隙水压力u,并可在指定深度停止,开展孔压消散试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利用孔压消散试验确定渗透系数 其中:kh为水平渗透系数,Ch为固结系数,γw为水的重度,D'为一维压缩侧限模量; 固结系数式中:为修正时间系数,当孔压消散位于锥尖正后方取0.245,a为探头半径,IR为刚度指数,t50为空压消散50%所需的时间;一维压缩侧限模量D'=8.25(qt-σv0),式中:qt为锥尖阻力,σv0为土层自重应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道止水帷幕采用地下连续墙或咬合桩建造,第二或第三道止水帷幕采用素混凝土墙、三轴搅拌桩墙或高压旋喷桩墙建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基坑抗突涌安全性系数Kt根据基坑安全等级确定,等级高者取大值,取值在1.4-1.6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根据公式确定Δh1; 式中:ld为止水帷幕在坑底以下的插入深度,D1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基坑底面的土层厚度,γ'为土的浮重度,Δh1为止水帷幕两侧水头差,γw为水的重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第二道止水帷幕插入深度应不少于承压含水层厚度50%,以产生阻隔效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第二道止水帷幕内外水头差Δh2分配,按坑外地层初始承压水头H减去第一道止水墙内外水头Δh1确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止水帷幕后地表沉降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Δb为地层压缩量,mv为土的体积压缩系数,s为各土层内水位降深,γw为地下水重度,为沉降修正系数,取值与土性和降水持续时间相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承压水地层深大基坑多梯次减压降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地表沉降允许值,一级、二级、三级基坑分别按0.1%H、0.2%H和0.5%H确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