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结构包括:辊刷盘方箱、气囊车底板、拉杆操作台、驾驶座、柱塞液压缸、自卸翻斗槽、轮毂履带,本发明实现了运用辊刷盘方箱与气囊车底板相配合,通过气囊垫在水面托起车底板槽,也通过陀螺轴架筒旋转引动风压翻浪辅助自卸车漂浮位移的平稳度,同时旋转也引动辊刷转盘旋转,形成伸缩式翅片的毛刷板旋转浪涌运动效果,弧扣刷板运用V型压板嵌合芦苇端头,进行刮刷顶出轮毂履带在水内夹杂的松软芦苇端头,让轮毂履带间隙运动可以畅通,且旋转促成水内流体外散,减轻履带阻力,方便车体卸料,达到蛛网式伸展结构自清洁效果,实现对水路两栖自卸车在水面漂浮的抗芦苇干扰效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刘秋妹
发明人: 刘秋妹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0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57890.X
公开号: CN109910534A
分类号: B60F3/00(2006.01);B;B60;B60F;B60F3
申请人地址: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白杨街道科技园路20号浙江国际协同创新研究院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结构包括:辊刷盘方箱(1)、气囊车底板(2)、拉杆操作台(3)、驾驶座(4)、柱塞液压缸(5)、自卸翻斗槽(6)、轮毂履带(7),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刷盘方箱(1)的箱壳焊接在气囊车底板(2)的底部,所述拉杆操作台(3)与驾驶座(4)分别安设在气囊车底板(2)的前后上端,所述气囊车底板(2)通过柱塞液压缸(5)与自卸翻斗槽(6)机械连接,所述轮毂履带(7)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气囊车底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拉杆操作台(3)通过电磁阀与柱塞液压缸(5)机械连接; 所述辊刷盘方箱(1)设有陀螺轴架筒(11)、隔振棉块(12)、横杆套筒架(13)、方箱体(14)、辊刷转盘(15)、工字底盘槽(16); 所述隔振棉块(12)紧贴于横杆套筒架(13)的顶面上,所述陀螺轴架筒(11)插嵌在横杆套筒架(13)的正上方,所述陀螺轴架筒(11)、隔振棉块(12)、横杆套筒架(13)均安装于方箱体(14)的内部,所述辊刷转盘(15)与工字底盘槽(16)活动连接,所述工字底盘槽(16)嵌套于方箱体(14)的底部下,所述陀螺轴架筒(11)通过皮带与气囊车底板(2)的齿轮杆机械连接,所述方箱体(14)焊接在气囊车底板(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车底板(2)由气缸(21)、火花塞(22)、气囊垫(23)、车底板槽(24)、排气螺旋桨(25)、锥齿轮杆(26)、电机(27)组成,所述气缸(21)与火花塞(22)机械连接,所述排气螺旋桨(25)插嵌在气囊垫(23)的底部和气缸(21)的右上角,所述锥齿轮杆(26)与电机(27)的转轴相啮合,所述电机(27)与气囊垫(23)均安装于车底板槽(2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轴架筒(11)由轴柱(111)、漏斗夹筒(112)、碳刷架(113)、陀螺筒壳(114)组成,所述轴柱(111)插嵌在漏斗夹筒(112)的内部,所述漏斗夹筒(112)通过碳刷架(113)与陀螺筒壳(114)相配合,所述轴柱(111)、漏斗夹筒(112)、陀螺筒壳(114)轴心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刷转盘(15)由夹衬碟盘(151)、薄盘(152)、底框盘(153)、轮杆滑架(154)、弧扣刷板(155)组成,所述夹衬碟盘(151)与薄盘(152)均嵌套于底框盘(153)的内部,所述底框盘(153)通过轮杆滑架(154)与弧扣刷板(155)机械连接,所述夹衬碟盘(151)与薄盘(152)扣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扣刷板(155)由弧槽板块(1551)、V型压板(1552)、活性炭推板(1553)组成,所述V型压板(1552)紧贴于弧槽板块(1551)弧槽的内部,所述活性炭推板(1553)嵌套于弧槽板块(1551)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压板(1552)由弧缝短刷板(15521)、V型扭簧板(15522)组成,所述弧缝短刷板(1552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V型扭簧板(15522)的左右上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衬碟盘(151)为右侧带凹槽通孔的碟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槽板块(1551)为前端左右两侧各带弧槽的方块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扭簧板(15522)为内设上弧弯簧管的V型压板结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