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系统,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基坑支护系统包括:支撑桩,沿基坑的内周壁间隔设置;加固桩,设置在基坑外围的岩土层中,该加固桩与支撑桩一一对应,且加固桩与支撑桩通过螺纹连接件相连以使加固桩相对支撑桩固定;和多个止水件,止水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基坑外围的岩土层中,每个止水件设置在两个支撑桩之间,止水件倾斜设置且该止水件朝向基坑的底部延伸。该基坑支护系统的支护效果好,且能够将岩土层中的水引导至基坑内,从而避免基坑的侧壁坍塌。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陈林 |
发明人: |
胡敏敏;陈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01177.8 |
公开号: |
CN109914447A |
代理机构: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丽昆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22211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义和村二队3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桩,沿基坑的内周壁间隔设置; 加固桩,设置在所述基坑外围的岩土层中,该加固桩与所述支撑桩一一对应,且所述加固桩与所述支撑桩通过螺纹连接件相连以使所述加固桩相对所述支撑桩固定;和 多个止水件,所述止水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基坑外围的岩土层中,每个所述止水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桩之间,所述止水件倾斜设置且该止水件朝向所述基坑的底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 多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桩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桩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桩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凹槽,且该凹槽的至少两侧为开口端,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件,所述挡板的第一端插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桩的所述橡胶件内,所述挡板的第二端插接于另一所述支撑桩的所述橡胶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T型槽,该T型槽与所述支撑桩相对应,所述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桩并伸入至所述T型槽内且所述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沿所述加固桩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限位件,当所述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T型槽内时,所述限位件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以使所述螺纹连接件相对所述加固桩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且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和 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至少部分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外螺纹段,且该外螺纹段设置有与之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支撑桩的远离所述加固桩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坑外围的岩土层上方的边坡,所述基坑外围的岩土层上方设置有排水沟,该排水沟位于所述边坡与所述基坑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件呈板状结构,所述止水件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多个两端开放的排水槽,该排水槽用于将岩土层中的水引流至所述基坑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件的一端构造成尖刺部,且该尖刺部位于岩土层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桩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桩相连。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