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包括(1)地质勘探;(2)设计测量计算;(3)场地平整;(4)管桩施工;(5)沉井浇注刃角与管桩连接整体;(6)沉井管桩合体下沉;(7)沉井到位;(8)沉井垫层施工;(9)沉井管桩二次施工;(10)二次桩施工连接沉井垫层施工;先将管桩打入土地内,由于管桩先下沉在土地内进行定位,减少了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位,也可以控制下沉速度,所以可以将沉井一次成型,也可以减少在分节制作沉井时,脚手架和模板拆卸、倒运产生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再将管桩和沉井浇注合体后进行下沉,代替了边取土边破除灌注桩的方式,减小施工难度,有效节约资源,控制成本。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丽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2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24544.9
公开号: CN109914454A
分类号: E02D23/00(2006.01);E;E02;E02D;E02D23
申请人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同仁街31号
主权项: 1.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地质勘探;(2)设计测量计算;(3)场地平整;(4)管桩施工;(5)沉井浇注刃角与管桩连接整体;(6)沉井管桩合体下沉;(7)沉井到位;(8)沉井管桩二次施工;(9)沉井垫层施工;(10)二次桩施工连接沉井垫层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2)时,在沉井施工现场布设方格网,方格网边长是根据沉井上口外径进行,用水准仪测出各方格网交叉点的地面高程,标注在各方格网交叉点的右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2)时,在布局方格网时,分别规定方格网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对方格网进行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4)时,先制作管桩,管桩的长度为地质勘探报告中的持力层深度减去沉井至地面的高度,先将管桩打入土地内,破除桩头,留下桩内的钢筋,在钢筋的顶部二次加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5)时,将管桩加长的钢筋与刃脚内钢筋进行连接,最后浇筑混凝土整体养护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5)时,管桩施工位置位于沉井井壁中心,管桩间距在4-9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6)时,采用沉箱凿井法进行管桩和沉井合体下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与沉井合体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8)-(10)时,沉井下沉施工待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基底整形,垫层完成时根据沉井的内尺寸,在沉井井筒内进行二次打桩,用混凝土将二次打桩与垫层浇筑在一起。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