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介质排出装置及介质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介质排出装置及介质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介质排出装置具备:排出辊对,排出介质;排出托盘,配置于排出辊对的在铅直方向上的下方,并具有载置排出的所述介质的载置面;以及引导部件,设置成能够在进入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进退,引导部件从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宽度方向的内侧进入到进入位置,引导部件向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侧避让到避让位置。引导部件的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在被配置于进入位置的情况下,在铅直方向上配置于排出辊对的排出位置与排出托盘的载置面的位置之间的位置。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日本;JP |
申请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近藤胜行;宫川正好;冈本克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483549.5 |
公开号: |
CN109911680A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玉昌峰;吴孟秋 |
分类号: |
B65H29/60(2006.01);B;B65;B65H;B65H29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 |
主权项: |
1.一种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从处理装置的排出部排出的介质,并具备: 载置部,配置为比所述排出部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靠下方,并具有载置排出的所述介质的载置面;以及 引导部件,设置成能够在进入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进退,所述引导部件从与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进入到所述进入位置,所述引导部件向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侧避让到所述避让位置, 在所述引导部件被配置于所述进入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引导部件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配置于所述排出部的排出位置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之间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能够以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一端侧为转动轴使作为所述上游侧端部的另一端侧在所述进入位置与所述避让位置之间进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在配置于所述进入位置时的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配置为比在配置于所述避让位置时的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靠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从所述避让位置移动至所述进入位置时,该引导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维持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的高度位置地进入作为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所述介质的排出路径的内侧,并在进入的终点位置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从所述进入位置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时,该引导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维持位于所述进入位置时的高度位置地避让至作为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侧的、所述介质的排出路径的外侧,并在避让的终点位置上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面和配置于所述进入位置的所述引导部件倾斜为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低于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状态, 所述引导部件在被配置于所述进入位置的情况下,倾斜大于所述载置面的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摩擦系数设定为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的摩擦系数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在从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介质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接触到先排出而已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介质的上表面之前的期间进入至所述进入位置,并在所述介质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从所述排出部排出之后避让至所述避让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介质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从所述排出部排出之前进入至所述进入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开始从所述进入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避让时,从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介质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已与先排出而已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介质的上表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被配置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该引导部件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介质的排出路径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引导部件处于所述进入位置时,所述引导部件的进入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部分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端侧位于比在没有该引导部件的状态下、被排出的所述介质的在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的前端与先排出而已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介质的上表面首先接触的位置更靠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排出装置具有保持所述引导部件进行转动的保持部,当所述引导部件处于所述进入位置时,所述保持部也与所述引导部件一起引导所述介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向所述进入位置移动时,所述保持部向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移动,在所述引导部件向所述避让位置移动时,所述保持部向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的进入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上具有能将所述引导部件的延伸方向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的部分。 16.一种介质排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排出装置接收从处理装置的排出部排出的介质,并具备:载置部,配置为比所述排出部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靠下方,并具有载置排出的所述介质的载置面;以及引导部件,设置成能够在进入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进退,所述引导部件从与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进入到所述进入位置,所述引导部件向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侧避让到所述避让位置, 所述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在排出所述介质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之前,使所述引导部件配置于进入位置,并使该引导部件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配置于所述排出部的排出位置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与所述载置部的所述载置面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之间的高度位置; 通过所述引导部件边支撑排出的介质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边接收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 在所述介质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支撑于所述引导部件的状态下排出所述介质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之后,使所述引导部件避让至所述避让位置而使所述介质配置于所述载置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