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包括垂直于坝基横断面设置的上层廊道、下层廊道和竖井,上层廊道和下层廊道相平行,下层廊道位于上层廊道的底部,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由上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一帷幕体,由下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二帷幕体和第三帷幕体,第一帷幕体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倾斜,第二帷幕体平行于河流的横断面,第三帷幕体垂直于第二帷幕体且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第三帷幕体与第一帷幕体搭接相连。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廊道实施坝基帷幕灌浆,第一帷幕体与第三帷幕体搭接相连,增强阻水帷幕的连续性,提高超深坝基帷幕的质量和可靠性,上层廊道与下层廊道通过竖井相连通,解决交通和通风问题,节约建设成本。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金良;刘继祥;刘庆亮;杨顺群;王惠芹;付健;宋伟华;鲁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1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07385.9 |
公开号: |
CN109914459A |
代理机构: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分类号: |
E02D27/40(2006.01);E;E02;E02D;E02D27 |
申请人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
主权项: |
1.一种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于坝基横断面设置的上层廊道、下层廊道、竖井和排水孔,所述上层廊道和所述下层廊道相平行,所述下层廊道位于所述上层廊道的底部,所述上层廊道的轴线和所述下层廊道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与坝基的底面相垂直,所述上层廊道与所述下层廊道通过所述竖井相连通,坝基上还设置横向廊道,所述横向廊道与所述上层廊道相连通,所述横向廊道自所述上层廊道起朝向河流的下游方向延伸,所述排水孔与所述上层廊道相连通,所述排水孔朝向河流的下游方向倾斜; 由所述上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一帷幕体,由所述下层廊道灌浆制得第二帷幕体和第三帷幕体,所述第一帷幕体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帷幕体垂直于坝基的底面,所述第二帷幕体平行于河流的横断面,所述第三帷幕体垂直于所述第二帷幕体且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所述第三帷幕体与所述第一帷幕体搭接相连,所述排水孔和所述第一帷幕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帷幕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廊道和所述下层廊道正对设置,所述上层廊道和所述下层廊道的中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竖井均垂直于所述上层廊道和所述下层廊道设置,两条所述竖井相对于所述上层廊道和所述下层廊道的中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廊道较河床建基面高10-15m,所述上层廊道与所述下层廊道之间的距离为80-100m,所述下层廊道与河床建基面之间的距离为70-9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廊道具有两排交错设置的上层灌浆孔,两排所述上层灌浆孔朝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上层灌浆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帷幕体相平行,所述下层廊道具有两排交错设置的下层灌浆孔,所述上层灌浆孔和所述下层灌浆孔之间的间距均为2m,两排所述上层灌浆孔和两排所述下层灌浆孔的排距均为1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灌浆孔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廊道的轴线和所述下层廊道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所述排水孔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廊道的轴线和所述下层廊道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10°,所述排水孔的底部与所述上层廊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帷幕体的底部与所述上层廊道之间的距离的0.4-0.6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帷幕体与所述上层廊道的轴线和所述下层廊道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所述排水孔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廊道的轴线和所述下层廊道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帷幕体与所述第三帷幕体呈十字形交叉搭接,所述第三帷幕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帷幕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5-10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坝基灌浆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帷幕体的厚度自所述上层廊道起向着远离所述上层廊道的方向逐渐加厚,所述第二帷幕体的厚度自所述下层廊道起向着远离所述下层廊道的方向逐渐加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