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属于移动模架浇筑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设置可传递部分箱梁载荷至前一跨悬臂段的反力系统,降低了移动模架主梁在承受超跨径箱梁的荷载时的挠度和弯矩,从而确保了55m移动模架的主梁在现浇60m跨径箱梁时,它的弯矩和挠度处于安全范围内,本发明明显降低了实施成本,并加快了施工节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成立;高凡;郑海涛;赵攀;许建伦;于道勇;龙凤文;闻松;黄光阳;郭庆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63566.9 |
公开号: |
CN109914246A |
代理机构: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鸠江经济开发区创新路西侧综合服务区1号楼1层 |
主权项: |
1.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55m下行式移动模架,所述移动模架包括有主梁,所述主梁则由后支柱牛腿和前支柱牛腿支撑而起,所述移动模架还包括水平设置于主梁上方的反力横梁,所述反力横梁设置于后支柱和前支柱之间;还包括有悬臂段,所述悬臂段延伸至所述主梁和反力横梁之间,还包括有反力系统,所述反力系统包括有若干组液压千斤顶,悬吊系统,以及用于控制液压千斤顶顶升力大小的控制系统,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抵顶悬臂段的顶面与反力横梁底面,反力横梁由液压千斤顶支撑而起,所述反力横梁通过悬吊系统向主梁施加向上的拉力,所述主梁不承受悬臂段的荷载; 所述箱梁为60m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所述箱梁的浇筑步骤为: S1、确认箱梁的浇筑总方量,并确定反力的大小,以确保主梁在反力的作用下,在承受浇筑完成后的箱梁荷载时,主梁的最大挠度小于其允许挠度,最大应力小于其材料的许用应力; S2、通过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大小,确定反力横梁的自重,之后,在主梁上整孔现浇箱梁; S3、当浇筑至总方量的25%时,停止浇筑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的大小至反力和反力横梁自重大小之和的25%,之后继续浇筑; S4、当浇筑至总方量的50%时,停止浇筑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的大小至反力和反力横梁自重大小之和的50%,之后继续浇筑; S5、当浇筑至总方量的75%时,停止浇筑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的大小至反力和反力横梁自重大小之和的75%,之后继续浇筑; S6、当浇筑至总方量的90%时,停止浇筑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的大小至反力和反力横梁自重大小之和的92%,之后继续浇筑; S7、当浇筑完成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的大小至反力和反力横梁自重大小之和的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组件数为两组,且两组液压千斤顶以反力横梁的中面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系统包括有两组以反力横梁的中面对称设置的螺纹钢组件,在每组螺纹钢组件中,其螺纹钢的上端固定在反力横梁,而其下端则向下延伸并固定在主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螺纹钢组件的螺纹钢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反力横梁的两端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段上设置有供螺纹钢穿过的预制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5m移动模架现浇超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用于检测液压千斤顶顶升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增大或减小液压千斤顶顶升力大小的液压单元。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