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包括下机体、上机体和检测头,所述下机体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之间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单片机一端下机体的内部安装有警报灯,所述警报灯一端下机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一端下机体的外侧安装有检测头,且检测头和激光器之间下机体的内部安装有透镜,所述下机体的顶部通过固定卡块安装有上机体,所述上机体的中央安装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抓握槽、防滑棱条和手绳,便于将手绳套在使用者手腕上,握住两侧的抓握槽进行使用,便于装置的抓握,便于装置手持使用,增加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便于装置手持鉴定使用。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武汉鹰飞拓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白燕;张幼文;陈相柏;吴世学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31407.9 |
公开号: |
CN209027996U |
代理机构: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分类号: |
G01N21/65(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工业园七号地块7-5栋5楼5268室 |
主权项: |
1.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包括下机体(1)、上机体(2)和检测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体(1)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固定柱(14),且固定柱(14)之间固定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蓄电池板(25),且固定柱(14)顶部的另一端依次安装有CCD探测器(21)、单片机(22)和光谱仪(23),所述蓄电池板(25)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2)电连接,且光谱仪(23)的输出端与CCD探测器(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CD探测器(2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安装板(13)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弹簧座(24),所述弹簧座(24)的一端均与下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安装板(13)靠近单片机(22)一端下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警报灯(8),所述警报灯(8)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2)电连接,且警报灯(8)两端的下机体(1)上均设有气孔(17),所述警报灯(8)一端下机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激光器(20),且激光器(20)的输出端与光谱仪(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激光器(20)一端下机体(1)的外侧安装有检测头(7),且检测头(7)和激光器(20)之间下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透镜(19),所述安装板(13)靠近蓄电池板(25)一端下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机(15),且散热风机(15)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2)电连接,所述散热风机(15)一侧下机体(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散热孔(16),且下机体(1)两侧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卡槽(12),所述下机体(1)的内壁上涂覆有玻璃纤维抗干扰层(18),且下机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卡块(27)安装有上机体(2),所述下机体(1)和上机体(2)远离检测头(7)的一端均设有绳索槽(11),且绳索槽(11)之间均固定有手绳(10),所述下机体(1)和上机体(2)两侧的中央均设有抓握槽(4),且抓握槽(4)的侧壁上皆均匀安装有防滑棱条(9),所述上机体(2)的中央安装有显示屏(3),且显示屏(3)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2)电连接,所述显示屏(3)两端的下机体(1)上均设有荧光条(6),且显示屏(3)靠近手绳(10)一端的上机体(2)上安装有控制按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体(1)和上机体(2)通过防滑棱条(9)构成防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条(6)对称设置,且荧光条(6)一侧的上机体(2)上设有与警报灯(8)相互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槽(12)和固定卡块(27)相互配合,且下机体(1)和上机体(2)之间通过固定卡槽(12)和固定卡块(27)构成固定拆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上均匀设有与固定柱(14)相互配合的固定孔,且安装板(13)与下机体(1)之间通过弹簧座(24)构成减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鉴定的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6)和气孔(17)的内部均安装有防尘网(26),且下机体(1)和上机体(2)通过防尘网(26)构成防尘结构,所述下机体(1)和上机体(2)通过散热风机(15)、散热孔(16)和气孔(17)构成透气散热结构。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