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包括:车体、多功能自动检测系统和精确检测系统。车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驾驶室;多功能自动检测系统位于车体上,包括衬砌限界检测装置、衬砌表面快速成像装置、衬砌及隧底质量检测装置、隧道内轮廓变形检测和精确定位装置,能够对隧道病害自动进行综合检测;精确检测系统位于车体上,包括检测作业平台,检测作业平台能够展开或收回以辅助工作人员手持精检装置对隧道病害进行复检及精确检测。本申请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多功能自动检测系统和精确检测系统,可一次性全面掌握隧道质量状态信息,检测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全面、效率高,且采用初检与精检相结合模式,提高了隧道检测效率及检测精确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南;43 |
申请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飞香;郑大桥;刘在政;张海涛;刘金书;宋效凯;郝蔚祺;高立志;李太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31889.7 |
公开号: |
CN109927610A |
代理机构: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分类号: |
B60P3/00(2006.01);B;B60;B60P;B60P3 |
申请人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七路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驾驶室; 多功能自动检测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包括衬砌限界检测装置、衬砌表面快速成像装置、衬砌及隧底质量检测装置、隧道内轮廓变形检测和精确定位装置,能够自动对隧道病害进行综合检测; 精确检测系统,位于所述车体上,包括检测作业平台,所述检测作业平台能够辅助接触式精检装置对隧道病害进行复检及精确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驾驶室,所述第二驾驶室位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驾驶室反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下方设有转向架,所述转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向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驾驶室和所述第二驾驶室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休息室,位于所述车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驾驶室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采集室,位于所述车体上,其内部集中设置有所述多功能自动检测系统和所述精确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器及显示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还包括休息室且所述休息室与所述第一驾驶室相邻设置的情况,所述信息采集室与所述休息室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间,位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动力间内设有液压泵站和发电机组,所述液压泵站用于驱动所述检测作业平台展开或收回,所述发电机组用于提供所述多功能自动检测系统检测作业时所需的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还包括第二驾驶室的情况,所述动力间与所述第二驾驶室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砌限界检测装置包括限界采集设备、振动偏移补偿装置和数据融合系统,所述限界采集设备安装在所述第一驾驶室沿其驾驶方向的前端,用于采集隧道衬砌限界的信息,所述振动补偿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驾驶室的下方,与所述限界采集设备相配合,用于提高所述限界采集设备的精确度,所述数据融合系统与所述限界采集设备电连接,用于对所述限界采集设备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判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驾驶室沿其驾驶方向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限界采集设备的支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车体下方设有转向架的情况,所述振动偏移补偿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并靠近所述转向架的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界采集设备包括激光扫描装置和取景相机,用于对铁路设备及隧道衬砌表面轮廓限界进行360°不间断的非接触式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砌表面快速成像装置包括摄像单元、滑移罩壳、滑移轨道和固定罩壳,所述滑移罩壳能够在所述摄像单元工作时沿所述滑移轨道滑移以使所述摄像单元露出,并能够在所述摄像单元停止工作时沿所述滑移轨道滑移以罩住所述摄像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罩壳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摄像单元悬挂安装在所述固定罩壳上并排布成倒U形的门拱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砌及隧底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所述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包括上部衬砌质量检测雷达和位于所述上部衬砌质量检测雷达下方的隧底衬砌质量检测雷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上部衬砌质量检测雷达的雷达天线,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隧底衬砌质量检测雷达的雷达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衬砌质量检测雷达的雷达天线的数量为3组,沿环形方向均布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所述隧底衬砌质量检测雷达的雷达天线的数量为3组,沿环形方向均布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砌及隧底质量检测装置采用两台主机,两台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上部衬砌质量检测雷达及隧底衬砌质量检测雷达电连接,用于分别处理所述上部衬砌质量检测雷达和所述隧底衬砌质量检测雷达对隧道衬砌及隧底衬砌质量检测时所接收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内轮廓变形检测和精确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远离所述第一驾驶室的一端,包括激光扫描仪和精确定位系统,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隧道内壁面的形变检测,所述精确定位系统用于标定所述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及隧道病害的具体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激光扫描仪和所述精确定位系统的安装支架。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作业平台包括第一检测作业平台和第二检测作业平台,所述第一检测作业平台和所述第二检测作业平台左右对称分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作业平台及所述第二检测作业平台均包括安装底座、回转支撑、回转台、水平多级伸缩臂、垂直多级伸缩臂和吊篮,所述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所述回转支撑位于所述安装底座的上部,用于支撑所述水平多级伸缩臂,且能够通过自身转动以驱动所述水平多级伸缩臂回转作业,所述吊篮位于所述垂直多级伸缩臂的上端,用于承载工作人员对隧道病害进行复检及精确检测。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作业平台及所述第二检测作业平台上均还设有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位于所述水平多级伸缩臂与所述回转台之间,所述举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水平多级伸缩臂进行举升,所述调平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吊篮进行位置调平。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式精检装置为接触式探地雷达。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