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主要采用上横梁、上纵梁、底板挂篮、主顶板模板、主顶板纵梁、主顶板横梁、吊索、上翼缘板模板、前滑轮、后滑轮、螺栓等构件,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第n‑1节段施工完成后,实现第n节段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波形钢腹板的优点,操作简单,构件移动方便,施工安全,可实现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整个节段上、下顶底板的同时施工,使得桥梁施工周期减半,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北;13
申请人: 河北曲港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文忠;孙玉峰;薛强;王利新;张阔;都兴龙;盖希才;万水;张国庆;李新杰;张超;朱营博;祁昌旺;刘栋;王向平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0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72307.X
公开号: CN109930496A
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沈廉
分类号: E01D21/10(2006.01);E;E01;E01D;E01D21
申请人地址: 073099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自来佛北街东侧(运管站院内)
主权项: 1.一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第n-1节段施工完成后,实现第n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第n-1阶段施工完成后,安装第n+1节段的波形钢腹板(13); 第二步、解除固定于n-2节段的上纵梁(2)的后锚杆(17),松解上纵梁(2)前端与第n节段波形钢腹板(14)的螺栓(10)连接,使上纵梁沿着桥的方向可以移动。 第三步、拆除第n-1节段上翼缘板模板(9)及其支架(16); 第四步、在第n节段箱梁内部架设支架(16),同时在支架上(16)架设主顶板后端横梁(6),以便主顶板纵梁(5)、主顶板模板(4)可以向前移动; 第五步、采用推力装置通过推动上纵梁(2)、主顶板纵梁(5)来实现所有构件同时移动到第n节段; 第六步、固定上纵梁(2)的后锚杆(17)于第n-1节段,上纵梁的前滑轮(8)固定于第n+1节段波形钢腹板(13); 第七步、通过吊索(7)调节底板挂篮(3)、主顶板纵梁(5)和主顶板横梁(6)的位置; 第八步、安装或调节底板模板(18)、主顶板模板(4); 第九步、在底板挂篮(3)两侧架设支架(16)并安装上翼缘模板(9); 第十步、在上下顶底板同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完成第n节段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纵梁(2)前后分别固定于第n+1块段的波形钢腹板(13)、第n-1块段的混凝土顶板(15)上,悬臂施工过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纵梁(2)前后都设置滑轮装置,即前滑轮(8)、后滑轮(11),可以沿着可将第n节段波形钢腹板(14)、第n+1节段波形钢腹板(13)作为导轨,上纵梁(2)的前滑轮(8)在导轨内移动,整个装置具有较好的移动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滑轮(8)为双排滑轮,且设置孔洞,通过螺栓(10)将上纵梁(2)的前滑轮(8)与第n+1节段带开孔的波形钢腹板(13)上翼缘u形槽(1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顶板横梁(6)一端通过吊索(7)悬挂于上横梁(1)上,另一端架设于第n-1块段箱梁内部的支架(16)上,可在主顶板纵梁(5)上设置主顶板模板(4)进行主顶板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挂篮(3)两侧设置支架(16),上翼缘板模板(9)安放在支架(16)上,可进行上翼缘板的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纵梁(2)与上横梁(1)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方式使两者牢固连接在一起,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纵梁(2)后端设置空洞,通过后锚杆(17)使上纵梁(2)固定于第n-1节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纵梁(2),采用推力装置推动上纵梁(2)的移动,上纵梁(2)又可带动上横梁(1)、底板挂篮(3)、底板模板(18)、主顶板前端横梁(6)的移动;同时,采用推力装置推动主顶板纵梁(5)、主顶板模板(4)的移动,即可同时、快速实现施工向下一阶段进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