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三合土框格梁、竹筋格网、基质土和植生土;所述的三合土框格梁突出的设置于岩质边坡上,并将岩质边坡表面分隔为多个框体,所述的基质土铺设于框体内作为最底层,所述的竹筋格网平铺于整个岩质边坡上并嵌入至三合土框格梁内,且竹筋格网处于基质土内以固定基质土,所述的植生土铺设于基质土上。本发明可有效对自然状况下稳定的岩质边坡进行生态防护,结构简单,经济适用,而且采用竹材代替钢筋或土工合成材料,利用三合土代替混凝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朝着低碳、节能、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同时竹材的工程应用可为我国农村大量的竹材提供销路,拓宽农村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的渠道。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南;43 |
申请人: |
岳阳市公路桥梁基建总公司 |
发明人: |
黄河;潘文;尹鸿达;胡勇;李检保;曾霄;王观次;佘岳军;许可;易文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224522.4 |
公开号: |
CN109944257A |
代理机构: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欧阳迪奇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414021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白杨坡路76号 |
主权项: |
1.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合土框格梁(4)、竹筋格网(7)、基质土(8)和植生土(9);所述的三合土框格梁(4)突出的设置于岩质边坡(1)上,并将岩质边坡(1)表面分隔为多个框体,所述的基质土(5)铺设于框体内作为最底层,所述的竹筋格网(7)平铺于整个岩质边坡上并嵌入至三合土框格梁(4)内,且竹筋格网处于基质土(5)内以固定基质土(5),所述的植生土(9)铺设于基质土(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竹筋锚杆(2),所述的竹筋锚杆(2)一端设置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另一端固设于岩质边坡(1)的坡体的钻孔内,所述的钻孔内还填注有三合土灌浆体(3)以固定竹筋锚杆(2),所述的三合土灌浆体(3)和三合土框格梁(4)中的三合土由黏性土、熟石灰及天然细砂组成,质量比为1: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条状的竹片(5),所述的竹片设置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且在与竹筋锚杆(2)交接处通过竹藤捆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覆垫层(10)和竹筋U型锚钉(12),所述的上覆垫层(10)覆盖于植生土(9)上,所述的竹筋U型锚钉(12)从上覆垫层(10)上插入至基质土(8)上中以固定上覆垫层(10),所述的上覆垫层是由长条状的竹片(5)将水稻杆或麦秆平铺捆扎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6),所述的排水管(6)设置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并使三合土框格梁(4)分隔出的每个框体均至少连通相邻的一个框体或框体外部空间,排水管(6)是由竹节被打通的直径为5cm~6cm的竹筒加工制作而成,长度为12cm~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设置于岩质边坡(1)底部并沿边坡底部边缘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筋锚杆(2)是将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度为30mm~40mm,厚度为5mm~8mm,长度为50cm~60cm的竹条并晾干,然后在竹条表面涂覆一层改性沥青涂料并干燥后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片(5)是将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度为10mm~15mm,厚度为5mm~8mm,长度为300cm~400cm的竹片并晾干,然后在竹片表面涂覆一层改性沥青涂料并干燥后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筋格网(7)是将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度为8mm~10mm,厚度为5mm~8mm的竹条并晾干,然后在竹条表面涂覆一层改性沥青涂料,待改性沥青涂料干燥后编织成竹筋格网,每一格网片尺寸为:(20~25)cm×(20~25)cm。 10.一种岩质边坡新型生态防护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清理平整岩质边坡(1); 步骤②、在坡面上设置多个(80~120)cm×(80~120)cm见方的框格梁位置,并在框格梁位置上打出多个用于安放竹筋锚杆(2)的孔,在孔中安放竹筋锚杆(2)后浇筑三合土灌浆体(3),形成锚杆支护体系,竹筋锚杆(2)端头伸出坡面部分作为竹片(5)的绑扎点; 步骤③、按框格梁放线位置将竹片(5)布置好,并将竹片(5)与竹筋锚杆(2)端头伸出坡面部分采用竹藤进行绑扎,同时将竹筋格网(7)铺设于整个坡面上,并采用竹藤将竹筋格网(7)与竹片(5)绑扎在一起,然后在预设位置浇筑三合土框格梁(4),竹片(5)浇筑于三合土框格梁(4)内,三合土框格梁(4)的宽度为12cm~15cm,高度为15cm~18cm; 步骤④、在三合土框格梁(4)内设置排水管(6),排水管两端连通两个相邻的三合土框格梁(4),排水管间距为1m~2m; 步骤⑤、将基质土(8)喷播于三合土框格梁(4)形成的中空空间内,基质土(8)的厚度与三合土框格梁(4)高度一致,植生土(9)喷播在基质土(8)表层; 步骤⑥、使用竹片(5)将水稻杆或麦秆平铺捆扎编制上覆垫层(10),并将上覆垫层(10)覆盖于植生土(9)上,然后采用竹筋U型锚钉(12)将上覆垫层(10)固定于基质土(8)上; 步骤⑦、在边坡底部施做排水沟(11)。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