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及称重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包括起重机行走轨道、桥架和起重小车,起重小车包括分体式车架和设置在分体式车架上的提升机构,分体式车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上车架支撑梁与下车架支撑梁之间分布设置有四组相同的车架称重传感器;卷筒上通过卷筒螺纹设置有导绳器,导绳器的压板上端和下端均向外突出设置,导绳器的压板下方通过起吊物平衡装置连接板连接有起吊物平衡装置。本发明能够较为精准的获取所吊运货物的重量,同时具有保持吊运过程中货物稳定的优点,结构简单,也便于现有桥式起重机低成本改造。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河南恒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徐进;李金刚;宗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40838.8 |
公开号: |
CN109941891A |
代理机构: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会强 |
分类号: |
B66C19/00(2006.01);B;B66;B66C;B66C19 |
申请人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南蒲区纬十一路北侧、纬十路南侧、北起院东侧 |
主权项: |
1.一种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包括起重机行走轨道、桥架和起重小车,桥架包括两组主梁和两组端梁,两组端梁分别设置在两侧的起重机行走轨道上,桥架由大车驱动装置驱动沿起重机行走轨道长度方向运行;两组主梁上设置有起重小车,起重小车由小车驱动装置驱动沿两组主梁的长度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重小车包括分体式车架和设置在分体式车架上的提升机构,分体式车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下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下车架支撑梁,两个下车架支撑梁之间设置有下车架连接板,上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车架支撑梁,两个上车架支撑梁之间设置有上车架连接板,上车架连接板上设置有提升电机、减速器、卷筒和制动器;卷筒下方的上车架连接板和下车架连接板均对应设置有钢丝绳通过槽,卷筒上缠绕的钢丝绳的末端通过钢丝绳容纳槽连接有吊钩系统;两个上车架支撑梁对应卡设在两个下车架支撑梁上部,且两个上车架支撑梁与两个下车架支撑梁之间分布设置有四组相同的车架称重传感器; 卷筒上通过卷筒螺纹设置有导绳器,导绳器的压板上端和下端均向外突出设置,导绳器的压板下方通过起吊物平衡装置连接板连接有起吊物平衡装置,起吊物平衡装置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限位块连接板连接,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相对的一侧表面对称设置有与吊钩系统外轮廓相匹配的吊钩系统容置槽,当卷筒带动吊钩系统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吊钩系统位于吊钩系统容置槽内且吊钩系统容置槽对吊钩系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起吊物前限位块的前侧表面和起吊物后限位块的后侧表面上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撑限位槽,两个下车架支撑梁之间水平设置有上限位块支撑杆,上限位块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限位槽内且与第一支撑限位槽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主梁均采用工字梁,小车驱动装置包括小车驱动电机、传动轴、减速器、小车车轮和制动器,小车车轮位于工字梁的上端面,起吊物前限位块的前侧表面和起吊物后限位块的后侧表面下部均设置有第二支撑限位槽,两组主梁之间水平设置有下限位块支撑杆,下限位块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下限位块支撑杆滚轮,四个下限位块支撑杆滚轮对应设置于两组主梁相对一侧的下部上端面上,下限位块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限位槽内且与第二支撑限位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限位槽和第二支撑限位槽内均通过水平设置的起吊物限位块滚轮转轴上下设置有两组起吊物限位块滚轮,上限位块支撑杆通过对应的两组起吊物限位块滚轮与第一支撑限位槽滑动连接,下限位块支撑杆通过对应的两组起吊物限位块滚轮与第二支撑限位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系统包括动滑轮,动滑轮的外侧通过第一销轴与U形外壳上部开口连接,吊钩的上部竖直部穿过U形外壳下部,U形外壳的下部通过第二销轴与吊钩的上部竖直部连接,U形外壳的下部还套设在锥台形的限位壳体内部,限位壳体沿轴向设置有圆柱形的U形外壳容纳部,U形外壳容纳部的两侧还沿限位壳体轴向设置有销轴容纳部,销轴容纳部与U形外壳容纳部连通,限位壳体的下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吊钩的上部竖直部穿过孔,限位壳体的下端面通过螺栓与U形外壳的下部连接;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中吊钩系统容置槽均为与锥台形的限位壳体形状相匹配的弧面槽,弧面槽的表面还设置有柔性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系统向上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导绳器沿卷筒轴向运动至最右端且触发起升限位器,此时限位壳体运动至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中吊钩系统容置槽中部,且限位壳体的外表面与柔性缓冲层相接触,限位壳体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中吊钩系统容置槽的下部还均匀设置有多组电动推杆,当导绳器触发起升限位器后电动推杆向外运动,且多组电动推杆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限位壳体下端面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的外侧设置有卷筒罩,卷筒罩的上部外表面设置导绳器导向杆,导绳器的压板上端设置有水平的导向孔,导绳器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内部且与导绳器的压板滑动连接;导绳器的压板外侧还设置有弧形的钢丝绳加强限位板,钢丝绳加强限位板的下表面形成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的钢丝绳限位槽,钢丝绳限位槽的设置方向与钢丝绳进入卷筒表面设置的钢丝绳容置槽的方向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销轴通过轴承式称重传感器与U形外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下车架支撑梁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上车架支撑梁容置槽,且两个下车架支撑梁上端面设置的上车架支撑梁容置槽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两个上车架支撑梁的形状与上车架支撑梁容置槽相匹配,且两个上车架支撑梁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两个上车架支撑梁的下端分别设置在两个上车架支撑梁容置槽内,且两个上车架支撑梁下端面设置的定位柱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孔内,每个定位孔的底面与定位柱的下端面之间均设置有车架称重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的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 A:取下吊钩系统,利用控制器分别采集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输出的AD值并记为Zad1、Zad2、Zad3和Zad4;然后利用外设称重设备测量吊钩系统的总重量Wd; B:将吊钩系统安装在卷筒的钢丝绳上,然后控制提升电机工作,通过卷筒驱动钢丝绳使钢丝绳下端设置的吊钩系统向上运动并脱离地面,然后利用控制器分别采集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输出的AD值并记为Cad1、Cad2、Cad3和Cad4; C:将待吊运货物通过吊钩与吊钩系统连接; D:控制提升电机工作,通过卷筒驱动钢丝绳及钢丝绳下端设置的吊钩系统向上运动,从而吊起待吊运货物; E:当待吊运货物离开地面后,继续控制提升电机工作,当吊钩系统向上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导绳器沿卷筒轴向运动至最右端且触发起升限位器,起升限位器控制提升电机停止工作,制动器限制卷筒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限位壳体运动至起吊物前限位块和起吊物后限位块中吊钩系统容置槽中部,且限位壳体的外表面与柔性缓冲层相接触; 然后通过控制器分别采集轴承式称重传感器和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输出AD值,设轴承式称重传感器输出的AD值为A0,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输出的AD值分别记为A1,A1,A3和A4;根据轴承式称重传感器和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出厂信息得到各个传感器的标称承载重量值依次为C0,C1,C2,C3和C4,轴承式称重传感器的激励电压和灵敏度分别为E0和S0,四个相同的车架称重传感器的激励电压和灵敏度分别为E1和S1,则控制器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得出轴承式称重传感器所得的待吊运货物重量W0和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所得的待吊运货物重量; W0=(C0 * A0)/(B0 * E0 * S0); 对于四个车架称重传感器所得的待吊运货物重量,采用两种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在初始车架称重传感器状态下和复验车架称重传感器状态下的待吊运货物重量; 初始车架称重传感器状态下的待吊运货物重量W11为: W11=(C1 + C2 + C3 + C4)*(A1 + A2 + A3 + A4)/(B1 * E1 * S1); 其中,B0为轴承式称重传感器采集电路中所选用AD转化芯片每mV所对应的AD值;B1为车架称重传感器采集电路中所选用AD转化芯片每mV所对应的AD值; 复验车架称重传感器状态下的待吊运货物重量W12为: W12=[(A1 + A2 + A3 + A4)-(Zad1+ Zad2+ Zad3+ Zad4)]/ K; 其中,K为标率, K=[(Cad1+ Cad2+ Cad3+ Cad4)-(Zad1+ Zad2+ Zad3+ Zad4)]/ Wd; F:判断(W12- W11)/ W12是否小于等于α,误差率α=5 % ,若大于α,则输出待吊运货物的最终重量为[(W0+ W11+ W12)/3]- W0,并在下一次运输待吊运货物时重新返回步骤A ;若小于α,则输出待吊运货物的最终重量为 W12- W0,并在下一次运输待吊运货物时重新返回步骤C。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