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及桥梁抗震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及桥梁抗震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及桥梁抗震结构,其中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锚固下底板,锚固下底板上方错开设置有水平的锚固上底板,锚固上底板与锚固下底板之间设置液压阻尼装置,液压阻尼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连接结构与锚固下底板和锚固上底板连接。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阻尼器单向安装在桥梁中,只可定向限位的确定。通过万向连接结构使得液压阻尼装置的两受力端在桥梁实际产生位移的情况下液压阻尼装置的受力与实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一致,这样实现多向限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用于盖梁和梁体的构成的桥梁抗震结构。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长江师范学院
发明人: 赵成功;徐俊欣;孙华银;应赛;李滟浩;文涛;向超;李永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1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881694.4
公开号: CN209039962U
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伍伦辰
分类号: E01D19/00(2006.01);E;E01;E01D;E01D19
申请人地址: 408100 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主权项: 1.一种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锚固下底板,锚固下底板上方错开设置有水平的锚固上底板,锚固上底板与锚固下底板之间设置液压阻尼装置,液压阻尼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连接结构与锚固下底板和锚固上底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下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一螺栓连接孔,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沿同一矩形的四边间隔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上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二螺栓连接孔,多个第二螺栓连接孔沿同一矩形的四边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与第二螺栓连接孔孔径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阻尼装置包括柱状的缸体,还包括与缸体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与沿缸体轴线设置的活塞杆固连,活塞杆两端可滑动的穿出缸两端用于密闭缸体设置的封头,所述活塞上沿缸体轴向开设有油孔,缸体内填充有粘滞液体,缸体的一端的外侧沿缸体长度方向间隔且固连有正对缸体的安装板,活塞杆的一端穿出封头与安装板间隔设置,活塞杆中靠近安装板的一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拉压传感器和/或位移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滞液体为可压缩硅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锚固下底板上竖向向上设置有安装座位,安装座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铰轴,还包括U形的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第一铰支座的底部沿垂直其间隔宽度的方向设置有铰轴安装孔,第一铰轴配合在铰接安装孔中,第二铰支座底部与活塞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连接且开口沿活塞杆轴向向外设置,第一铰支座的侧板与第一铰支座的侧板平行交叠并通过垂直第一铰轴的第二铰轴铰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节轴承,关节轴承外球套的一端固连在安装板上,锚固上底板竖向向下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与关节轴承的内球体上的内孔固连。 9.桥梁抗震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盖梁以及盖梁上设置的梁体,其特征在于,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设置在盖梁与梁体之间,锚固下底板通过化学螺栓水平固定在盖梁的安装面上,锚固上底板通过化学螺栓与梁体底面固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桥梁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方向抗震限位装置数量为二,两个多方向抗震限位液压阻尼装置沿梁体宽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