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包括沉箱及挡浪墙,挡浪墙迎浪侧设置有斜面和圆弧段,分别设置弧形射流管和喇叭状射流管;沉箱内设有隔墙,沉箱上部的外墙和隔墙设有沉箱开孔;沉箱上部设有开孔斜挡板,开孔斜挡板将沉箱上部分割成多个消能室;开孔斜挡板两端分别固定在沉箱的外墙内壁和沉箱内的隔墙上。本实用新型利用波浪自身动能消能,降低结构所受的波浪荷载,降低港内波浪二次反射,降低堤后波高;射流与来浪对冲可消减波能,减弱波浪荷载,并减少越浪,提高稳定性;上部开孔透水,允许港内外水体交换,对生态环境友好;下部不透水,能阻止泥沙入港;结构重心低,提高了防波堤稳定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辽宁;21 |
申请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李金宣;范玉平;张崇伟;梁丙臣;柳淑学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62930.3 |
公开号: |
CN209040069U |
代理机构: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温福雪;梅洪玉 |
分类号: |
E02B3/06(2006.01);E;E02;E02B;E02B3 |
申请人地址: |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
主权项: |
1.一种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包括沉箱(9)及挡浪墙(1),沉箱(9)填砂后处于设定位置,挡浪墙(1)设置于沉箱(9)上端开口处,实现沉箱(9)顶部密封; 挡浪墙(1)类倒T型,其迎浪侧由斜面和圆弧段组成,斜面和圆弧段上分别设置弧形射流管(4)和喇叭状射流管(5),弧形射流管(4)和喇叭状射流管(5)均与沉箱(9)相通;二者的数量根据需求设定; 沉箱(9)内设有隔墙,将沉箱(9)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沉箱(9)外墙上部和隔墙上部设有多个沉箱开孔(6),数量根据需求设定;沉箱(9)上部设有开孔斜挡板(8),开孔斜挡板(8)将沉箱(9)上部分割成多个消能室(7);开孔斜挡板(8)两端分别固定在沉箱(9)的外墙内壁和沉箱(9)内的隔墙上,开孔斜挡板(8)的数量根据需求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箱开孔(6)采用矩形孔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射流管(4)和喇叭状射流管(5)的出水孔(2)和入水孔(3)为圆形孔,出水孔(2)、入水孔(3)呈正方形或梅花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射流管(4)的出水孔(2)和入水孔(3)的直径相同,入水孔(3)与沉箱(9)内部的连通,出水孔(2)设置于挡浪墙(1)的斜面迎浪侧;所述的喇叭状射流管(5)设置于挡浪墙(1)的圆弧段,喇叭状射流管(5)为喇叭形结构,进口大出口小,喇叭状射流管(5)的入水孔(3)与沉箱(9)内部的连通,出水孔(2)设置于挡浪墙(1)的圆弧段迎浪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射流管(4)的出水孔(2)和入水孔(3)的直径相同,入水孔(3)与沉箱(9)内部的连通,出水孔(2)设置于挡浪墙(1)的斜面迎浪侧;所述的喇叭状射流管(5)设置于挡浪墙(1)的圆弧段,喇叭状射流管(5)为喇叭形结构,进口大出口小,喇叭状射流管(5)的入水孔(3)与沉箱(9)内部的连通,出水孔(2)设置于挡浪墙(1)的圆弧段迎浪侧。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箱(9)及挡浪墙(1)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箱(9)及挡浪墙(1)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孔沉箱和射流挡浪墙组合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箱(9)及挡浪墙(1)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