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轨道列车及其空调风道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的空调风道,包括客室风道和司机室主风道,客室风道包括冷风腔、两个暖风腔、第一新风腔和用于调控冷暖送风比例的分配阀门,司机室主风道包括中间风腔和两个侧风腔,中间风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新风腔的第二新风腔,中间风腔包括上风腔和下风腔,上风腔和下风腔通过坡度隔板相互隔绝独立,坡度隔板上设置有阀门。满足空调风道多功能化的需求,冷暖风分开输送,均匀性好,风道结构集成,节省空间,且在司机室需要应急通风时,阀门导通,通过连通中间风腔的风口出风,客室风道为司机室紧急供风,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空调风道的轨道列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吉林;22 |
申请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曹艳华;赵金龙;李长胜;宋健;杨博实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12-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11450521.7 |
公开号: |
CN109969212A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 |
分类号: |
B61D27/00(2006.01);B;B61;B61D;B61D27 |
申请人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长客路2001 |
主权项: |
1.一种轨道列车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客室风道(1)和司机室主风道(2),所述客室风道(1)包括用于输送冷风的冷风腔(11)、位于所述冷风腔(11)两侧并用于输送暖风的两个暖风腔(12)、位于所述冷风腔(11)一侧的第一新风腔(13)和用于调控冷暖送风比例的分配阀门,所述司机室主风道(2)包括连通所述冷风腔(11)的中间风腔和位于所述中间风腔两侧且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暖风腔(12)的两个侧风腔(23),所述中间风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新风腔(13)的第二新风腔(24),所述中间风腔包括连通后风口的上风腔(21)和用于连通前风口的下风腔(22),所述上风腔(21)和所述下风腔(22)通过坡度隔板相互隔绝独立,所述坡度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中间风腔连通状态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新风腔(24)的后端封闭,且所述第二新风腔(24)的下部设置有新风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道,所述第一辅助风道(3)包括中间辅助风腔(31)和位于所述中间辅助风腔(31)两侧的两个侧辅助风腔(32),所述中间辅助风腔(31)的前端连通所述冷风腔(11),所述中间辅助风腔(31)的后端连通所述中间风腔,所述侧辅助风腔(32)的前端连通对应的暖风腔(12),所述侧辅助风腔(32)的后端连通对应的侧风腔(23),所述辅助风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辅助风道一侧的第三新风腔(33),所述第三新风腔(3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新风腔(13)和所述第二新风腔(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腔(13)设置于一个所述暖风腔(12)的上方,所述第二新风腔(24)设置于对应所述侧风腔(23)的侧面,所述第三新风腔(33)设置于对应所述侧辅助风腔(32)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辅助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辅助风道(3)和第二辅助风道(4),所述第一辅助风道(3)的宽度等于所述主风道的宽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辅助风道(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风道(4)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第二辅助风道(4)下部设置有送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连通所述司机室主风道(2)和司机室空调机组的过渡风道(5),所述过渡风道(5)内的风腔对应连通所述司机室主风道(2)的各风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主风道(2)的宽度和所述过渡风道(5)的宽度等于所述客室风道(1)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各风道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连接孔。 10.一种轨道列车,包括车厢和设置于所述车厢上部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道具体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风道。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