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基于油液光谱分析和漏磁检测的滚动轴承缺陷检测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油液光谱分析和漏磁检测的滚动轴承缺陷检测装置,由待测滚动轴承,霍尔元件,永磁铁,磁轭,聚磁器,喷油腔,旋转底座,收集池,压电喷油器,喷油口,注油口,伸缩支架,可调节卡口,第一阀门,过滤腔,乳胶管,第二阀门,检测腔,转盘电极,石墨棒电极,光纤,入口狭缝,光栅,出口狭缝,光谱仪,计算机工作站,第三阀门和回收腔组成。结合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和漏磁检测技术,弥补了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对大于10微米的磨粒无法检测的不足;具有多功能性,能模仿滚动轴承工作环境,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滚动轴承检测;能排除无关杂质对测量的影响,并对检测完后的油液进行回收处理。实现快速多次精确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发明人: |
徐玮鑫;沈常宇;方泽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51225.8 |
公开号: |
CN209069829U |
分类号: |
G01N21/67(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 |
主权项: |
1.基于油液光谱分析和漏磁检测的滚动轴承缺陷检测装置,由待测滚动轴承(1),霍尔元件(2),永磁铁(3),磁轭(4),聚磁器(5),喷油腔(6),旋转底座(7),收集池(8),压电喷油器(9),喷油口(10),注油口(11),伸缩支架(12),可调节卡口(13),第一阀门(14),过滤腔(15),乳胶管(16),第二阀门(17),检测腔(18),转盘电极(19),石墨棒电极(20),光纤(21),入口狭缝(22),光栅(23),出口狭缝(24),光谱仪(25),计算机工作站(26),第三阀门(27)和回收腔(28)组成;其特征在于:待测滚动轴承(1)通过伸缩支架(12)和可调节卡口(13)固定;旋转底座(7)带动待测滚动轴承(1)转动,模拟工作环境;润滑油液通过压电喷油器(9)从喷油口(10)向待测滚动轴承(1)上喷油;油液在收集池(8)中收集后,经第一阀门(14)进入乳胶管(16),进而经第二阀门(17)进入油液的检测腔(18);转盘电极(19)和石墨棒电极(20)将进入检测腔(18)的油液中的各个原子激发辐射特征光谱;光穿过光纤(21)经入口狭缝(22)进入光栅(23)中,经过光栅(23)衍射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单色光经出口狭缝(24)进入光谱仪(25),最后在计算机工作站(26)中分析得到油液中的元素种类;同时,采用永磁铁(3)对待测滚动轴承(1)进行磁化;采用聚磁器(5)将磁感应线引导到霍尔元件(2)的检测通路中去,霍尔元件(2)对滚动轴承(1)的漏磁场信号进行处理,将信号传入计算机工作站(26);通过比较滚动轴承(1)有缺陷和无缺陷时周围空气中磁感应强度来分析缺陷信息,确定缺陷的位置及性质,弥补了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对大于10微米的磨粒无法检测的不足;使用过后的油液通过第三阀门(27)进入回收腔(28)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基于油液光谱分析和漏磁检测的滚动轴承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能检测的待测滚动轴承(1)的内径范围为60mm-100mm,宽度为22mm-34mm。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基于油液光谱分析和漏磁检测的滚动轴承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谱仪采用Handheld Fieldspec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其波长范围在350-1075nm之间;光谱采样间隔为1.6nm;光谱分辨率为3.5nm@7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基于油液光谱分析和漏磁检测的滚动轴承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两对左右上下对称、且左右磁极方向相同的永磁铁对待测滚动轴承进行磁化;采用了聚磁器引导漏磁场到霍尔元件的检测通路中去,霍尔元件信号处理采用差动处理的方法。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